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9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32篇
系统科学   191篇
丛书文集   416篇
教育与普及   2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1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930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883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统计技术是现代企业质量体系的重要要素。基于当前企业统计技术要素管理相对薄弱、滞后的现状,分析其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对企业提高统计技术要素管理水平、增强统计方法实施有效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2.
本文针对线性二次型稳态优化控制问题,详细地讨论了标准两步的收敛性、收敛速度、次优程度和鲁棒性。本文还讨论了带有随机量测噪声的情形,提出了一种改善鲁棒性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13.
谢剑先生《试论中国大陆的民族识别工作及其问题》一文值得商榷。“何谓民族”之争是中外学术界的普遍现象;范文澜、费孝通等的有关论点与毛泽东思想息息相通,并非所谓马列主义的“异端”。中国民族识别的指导思想不是“斯大林的标准”而是毛泽东民族观。这项工作的过程并不那么“草率”或“独断”,而是相当谨慎且民主的。谢先生所议诸问题并非民族识别所引发。认真分析却能证明民族识别的成功。中国民族识别在毛泽东关于中华民族科学内涵的全新观念指导下,通过民族学界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理顺了千百年间未理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识别的成功经验是中国民族学界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114.
115.
论述了静压式油罐计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测量精度及实用特点.该系统可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进行油罐自动计量.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先给出了随机变量平方服从Γ分布的充要条件,随之解决了随机变量服从χ^2分布的充要条件。并将这一结果推广到连续型的指数分布族。基于一个随机变量平方的分布确定以后,它本身的可以无限复杂。因此本文进而给出了χ^2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能相互确定的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117.
视标准层的构成与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部油田以陆相沉积为主,且被断层高度复杂化,导致缺乏可在全区追踪对比的稳定的标准层,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提出,利用交会分析技术,借助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测井,感应测井,井径等测井曲线,通过选择合理的截止值,构成不受井眼条件,岩性,物性,油气,界面等因素影响的沉积特征、地层埋深一致的非渗透层组-视标准层,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8.
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就是思想解放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先后 经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由于选择的判断标准不同,得出的思想解放的具体次数是不一样的。根据已总结出来的七个 不同标准,可以得出“二次”、“三次”、“四次”和“五次”解放思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9.
通过数学开放题具有的特殊功能,阐述数学开放题在实施新<课标>的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0.
传统作业方式将作业视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途径或工具,追求的是作业终结性的实效.新课程的作业方式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