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8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ffects the quality ofpedosphere, hydrosphere, atmosphere, lithosphere and biosphere.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o reduce pollution sources and remedy the polluted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Phytoremediation, being more cost-effective and fewer side effects than physical and chemical approaches, has gained increasing popularity in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ircles. More than 400 plant spec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have potential for soil and water remediation. Among them, Thlaspi, Brassica, Sedum alfredii H., and Arabidopsis species have been mostly studied. It is also expected that recent advances in biotechnology will play a promis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hyperaccumulators by transferring metal hyperaccumulating genes from low biomass wild species to the higher biomass producing cultivated species in the times to come.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provide a brief review on recent progresse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phytoremediation for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842.
843.
扬玉 《河南科技》2005,(2):25-25
一、适用于草鱼:红薯藤粉45%、豆饼为13%、米糠15%、麸皮12%、鱼粉3%,玉米面10%、骨粉1.5%、食盐0.5%。  相似文献   
844.
以红枫湖、百花湖2个典型高原湖库为例,阐述网箱养鱼对湖库水质的影响,并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网箱养鱼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45.
为了研究不同模式对虾养殖水体中无机磷与叶绿素a的关系,于2001年10月15~19日在广西海洋研究所的养殖试验基地,选取8个封闭式的对虾工厂化养殖试验池和4个水泥底普通的露天养殖池,连续5d现场测定养殖水体的pH值和化学耗氧量(COD),并现场抽滤固定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叶绿素a和无机磷的含量。工厂化养殖试验池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的养殖模式,普通养殖池采用低密度、少投饵的传统养殖模式。结果表明,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中,无机磷含量为0.82~1.59mg/L,叶绿素a含量均在1.71μg/dm^3以下,水体环境呈高磷低植物生物量特征。在普通养殖模式中,无机磷含量均在0.041mg/L以下,叶绿素a含量为3.94~6.86μg/dm^3,水体环境呈低磷高植物生物量特征。在两种模式的养殖水体中,无机磷与叶绿素a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791|~|-0.927|〉r0.01=0.708),与C0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18~0.904〉r0.01=0.708),与pH值之间有3d呈负相关关系(r=|-0.685|~|-0.750|〉r=0.05=0.576)。光照度的强弱及营养盐补充源的多少对养殖水体中无机磷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起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46.
湖北省水体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湖北省水体旅游开发的现状和意义的分析,提出湖北省水体旅游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措施.在综合分析湖北省旅游的大格局和水体旅游资源区域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水体旅游开发的空间战略和品牌战略.最后,就湖北省水体旅游产品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区域水体旅游开发的结构性规划和旅游产品系列规划,并就区域水体旅游开发的分工协作体系和产品体系的形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47.
为探究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幼体发育各阶段水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特征,为其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幼体在D形幼虫期(HD)、壳顶期(HK)、变态前期(HB)、变态后期(HA)、稚贝期(HZ)的水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Alpha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HD菌群丰度和菌群多样性均最高,而HZ菌群丰度最低,HB菌群多样性最低。在门分类水平上,幼体发育所有阶段中占优势的细菌门类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包括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在科分类水平上,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是整个育苗周期的主导类群;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相对丰度在HB低于1%,在HA和HZ逐渐增长,分别为9.95%和12.82%;冷形菌科(Cryomorphaceae)相对丰度在HD不足1%,在HK、H...  相似文献   
848.
全氟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表面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用途。过去广泛使用的以C8为募础的全氟辛磺酸(PFOS)因为具有环境持久性,被斯德哥尔摩公约列为全球控制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欧美等国家早在公约谈划和签订之前几年,就开始逐渐停止了生产和使用PFOS相关产品;而我国却因为欧美撤出留出的空档,氟化工得到迅猛发展。以至于在2009年PF0s被列入公约时,我国是生产PFOS的国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49.
研究了两处富营养化水体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富营养化水体的浓度稀释为原浓度的25%时,其对黑麦草种子萌发无明显影响;浓度高时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100%浓度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整个幼苗生长期间,低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能明显促进黑麦草株高的伸长及根系的生长;75%,100%浓度不利于黑麦草地上生物量的积累;两处富营养化水体对黑麦草叶绿素的含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富营养化水体中丰富的N,P元素及一些金属元素,均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850.
大红山铜矿是我国一个储量较大,品位较高,生产能力较强的铜矿.近年来,随着铜矿生产能力的提高,势必对铜矿周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大红山铜矿周围几条河流及水体沉积物中的铜及其伴生金属进行了布点测定,分析其在周围河流中分布情况,评价水相及底泥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大红山铜矿周围河流中,曼岗河Cu、Pb、Cd、Zn、Fe、Cr的含量均较高,肥味河,Pb、Zn含量较高.整体来说,地表水质较为清洁,Cr在个别河流水中达国标Ⅱ类,Cu、Pb、Cd、Zn、Fc元素均属于国标Ⅰ类,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河流底泥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除Cu呈轻微污染,其余重金属大部分达到清洁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