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530篇
教育与普及   7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81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633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796篇
  2008年   810篇
  2007年   679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黄土高填方路堤沉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4种条件(层重固结法,层重未固结法,孔隙水压力求孔压系数法,孔隙气压力求孔压系数法)下的最终沉降计算方法,和简化的考虑施工加载过程的非饱和土一维固结方法,对某公路高路堤的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实测资料相比较。结果表明:公路路堤各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固结已经完成,甚至有超固结,简化的非饱和土一维固结计算方法可以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同时揭示,公路路堤沉降监测与一般地基的沉降监测是不同的,对不同的问题应该研究布设测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混凝土路面厚度的超声波无损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拟物理模型,并根据相似性原则建立起公路路面和路基的双层简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准确识别反射波,测量反射波速率及走时参量的实用方法。采用特殊的观测系统,由波速及走时反推路面厚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无损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相对误差不超过3%,并可用于其它领域的质量检测中。  相似文献   
103.
建立筑养路机械设备购置前的选型论证制度非常必要,机械设备购置时应考虑设备的生产率,工作可靠性,节能性,维修性,成套性,安全性等主要问题,同时还应进行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4.
主要从原材料、人员、设备和施工步骤诸方面介绍了SBS改性沥青砼的施工工艺,并简述了其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冲击地压是采矿业中突发性、瞬息难以预见的灾害,它的发生常常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研究便捷、可靠的防治方法,成为防冲减灾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防治方法中的大孔径机械钻孔卸压法,存在卡钻、长距离大孔径钻孔钻不动、排渣困难等难题。本文作者采用高压旋转水射流钻孔法,从地面实验中克服了上述问题,并研制了相关设备。通过多次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为长距离、大孔径钻孔卸压“防冲”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行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公路施工质量检查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要点。  相似文献   
107.
概述了在公路建设中提高圆管涵修筑质量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在对沁河流域重大历史洪水灾害详细考证的基础上,分析了洪灾的成因,提出了以工程措施为主的防洪对策。  相似文献   
109.
根据1960-1995年间渤海海域的海冰灾害的实际观测资料,建立了信息GM(1,1)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对GM(1,1)灰色预测模型提出新的改进型预测模型,并运用改进型的预测模型对渤海海域的海冰严重灾害进行预测,据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两次海冰严重灾害为2003年和2011年。  相似文献   
110.
城市人为灾害是个灰色系统.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上海城市人为灾害及其高发区与复合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作灰色关联分析和加权关联分析.结论表明:城市人口文化素质对人为灾害影响程度最大,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次之,再依次有影响程度的为:道路干道密度、公共管线状况、房屋占地比率、绿被率等.这一结论对城市人为灾害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