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系统科学   77篇
丛书文集   231篇
教育与普及   69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1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518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新德里科学与环境中心主任钱德拉·布尚:"我认为对一些失误提出质疑这没错,但如果因此就说气候变暖没这回事,那就有点太过分了。"  相似文献   
992.
视野     
<正>像猫像狗的远古鳄鱼最近,古生物学家在坦桑尼亚发掘出一具非常奇怪的鳄鱼化石,这只猫科动物般大小的鳄鱼的腿较长,鼻子像狗鼻,科学家因此将其称  相似文献   
993.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许多年。当我们辛勤开拓,发展农业、建造城市、发明复杂语言,甚至向其他星球发射信号的时候,环顾四周,我们很难相信这一切会有尽头。但科学家们却说,在地球上曾经出现的物种中,99%已经灭亡,轮到我们人类的时候只是个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994.
拓展国际科研合作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传染病等前沿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需要通过区域合作乃至全球合作才能完成,而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保持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学术带头人的重要途径.更是分享专业成果和研究资源、开拓科技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95.
臧振忠 《甘肃科技》2010,26(2):18-19
针对无密封自吸泵管道振动情况分析,得出其主要原因是泵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振动波传递于管道所发生的共振。就此,从泵基础、管道、管支架等进行分析;采取改进措施,以达到减振目的。  相似文献   
996.
詹想 《科技智囊》2010,(8):80-85
<正>年初的灾难大片《2012》,一定还让人记忆犹新。片中,是太阳的异常变化导致地球遭受了浩劫。不过,事实上,不需要太阳的异常变化,也许我们人类自己就能毁了地球。近两年讨论得非常火热的全球变暖问题,正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去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将这一问题在公众中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7.
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我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预计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13~2.1℃,2025年将升高2.3~3.3℃。  相似文献   
998.
晓东 《科学大观园》2010,(20):58-59
<正>在上一次全球变暖中,人类的适应能力无疑经受了极大的考验。这次变暖发生在中石器时代(约15000年前~5000年前),当时居住在欧洲的人类在可怕的环境剧变中,究竟遭遇了什么?这是考古学上最恒久的奥秘之一。为了破解这个奥秘,考古学家希望能找到当时人类的遗存来了解当时的人们吃什么,他们的饮食如何随着气候变暖而改变,有哪些疾病困扰着他们,绝望是否引发了暴力,他们具有怎样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等。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叶笃正院士是国际上杰出的大气科学家,是中国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物理专业奠基者.他不仅在大气动力学、大气环流理论、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还与世界上少数几位科学家带头兴起了全球变化的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倡导者之一.为了表彰他在气象科研、业务和国际气象合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世界气象组织(WMO)于2004年2月向他颁发了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IMO奖.这是我国第一位气象学家获得此项殊荣.也因为他的上述重要贡献,他获得了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