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4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7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400篇
教育与普及   1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486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41.
刘峥  陆文超 《广西科学》2008,15(3):299-303
利用溶液法合成二苯甲酰甲烷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用紫外、红外、热重分析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与确认,以过氧化氢残余率为指标,分析催化剂种类、催化剂与过氧化氢配比、反应温度、溶液酸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该配合物作为模拟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确定出配合物仿酶催化剂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二苯甲酰甲烷缩苯丙氨酸席夫碱镍配合物催化性能最好,当其浓度为1.0×10-5mol/L时,控制过氧化氢浓度为0.05mol/L,温度55℃,溶液的pH值为8。配合物仿酶催化剂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反应符合一级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42.
采用共沉淀法以不同摩尔比的Co、Cu、Al的水滑石作前驱物,对其进行焙烧制得Co-Cu-Al混合氧化物;通过程序升温反应(TPR)技术对其同时去除NOx,和碳烟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XRD)测试显示,所制备的水滑石样品都表现了较好的晶形和层状结构,部分焙烧产物中有一定量的尖晶石相氧化物存在.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焙烧产物都具有同时催化去除NOx和碳烟的活性,Co和Cu含量的变化对催化活性有影响.Co-Cu-Al存在一个最佳Co和Cu的含量配比;当Co:Cu:Al=3:1:1(摩尔比)时,其催化活性为最佳,起燃温度ti=238℃,所生成的N2的选择性SN2/C=4.9%.  相似文献   
943.
以4-硝基邻苯二甲腈和水杨醛为原料,在无水碳酸钾的催化下合成4-(水杨醛氧基)邻苯二甲腈,继而用高锰酸钾对其进行氧化,得到一种新型两亲性酞菁前驱体4-(水杨酸氧基)邻苯二甲腈.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表征确认了其结构,同时对该物质的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总产率达66.5%.  相似文献   
944.
以冰片、乙酰水杨酸为原料,首次采用纳米固体超强酸S2O82-/ZrO2催化合成了一种具有潜在生理活性的乙酰水杨酸冰片酯,该酯经1H NMR,13C NMR和IR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以及产物重结晶溶剂的选择,发现当催化剂用量为0 3g,即冰片质量的6%,反应温度为110℃时,酯化率最高;无水乙醇为溶剂时,可以高回收率地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945.
The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is a kind of typical organic industrial wastewater with high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ammonia nitrogen, which could not be completely degraded by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thod.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ind an effective treatment process. A combination process of catalytic oxidation with noble metal catalysts and aerobic biological fluid-bed packed with the new ultrastructure biological carriers, which was developed by ourselves, was investigated to treat the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The pilot scale test with 0.5 m^3/h influent flow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new combin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luent COD was 84.02 mg/L, ammonia nitrogen was 14.15 mg/L, and total phenol was 0.20 mg/L, which could completely meet the Grade I of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GB8978-1996), when the influent average COD was 5 564 mg/L, ammonia nitrogen was 237 mg/L, and total phenol was 1 100 mg/L. The two catalytic reactors could evidently improve the wastewater biodegradability, and the value of BOD5/COD (B/C) increased from 0.23 to 0.413 in the one-stage catalytic reactor and from 0. 273 to 0.421 in two-stage catalytic reactor. The further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luent quality of this new combination process could still meet the discharge standard, when the COD loading was 8.65 kg / (m^3· d). Most of aromatic an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ere degraded effectively in this combin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946.
基于1.5mol/L硫酸介质中,以柠檬酸为活化剂,钒(Ⅴ)对溴酸钾氧化中性红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建立测定痕量钒的新催化光度法,研究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在最大吸收波长523nm及选择的试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04~0.32mg/L,检出限为1.9×10-10g/mL.灵敏度及选择性较高,本法用于自来水及井水中钒(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47.
分别以重水和水为反应介质进行对比实验,通过氢、氘核磁共振、红外光谱以及气相色谱等检测手段,对矿物低温催化十八烷酸甲酯的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地质条件下,十八烷酸甲酯在D2O介质中的水解过程伴有少量氢氘交换,且氘转移主要发生在--OH基团上;十八烷酸脱羧生烃产物分布以正构烷烃为主,没有产生有分支的饱和烃,十八烷酸脱羧生烃反应具有自由基反应机理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48.
以稀土元素独特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异相催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前提,结合纳米异相催化剂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优异的催化活性,针对稀土纳米催化剂丰富多样的结构和优异的催化性能,详细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异相纳米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和应用进展.文章首先根据稀土异相纳米催化剂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式和活性成分,将稀土异相纳米催化剂分为稀土氧化物、稀...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实验设计和透氧量测定研究焦炉煤气(coke-oven-gas,COG)或天然气中的甲烷在透氧膜反应器中的部分氧化重整途径,提出反应器内的"重整-透氧"机理模型.在由混合导体和催化床构成的透氧膜反应器中,催化床主要实现甲烷裂解和催化重整的功能,在膜表面处的催化金属微粒完成了还原性气体的"吸附—溢流—氧化"过程,进而强化混合导体内部的氧离子传导.  相似文献   
950.
1991年,Arduengo等分离出第一个稳定的N杂环卡宾——咪唑-2-碳烯,之后,N杂环卡宾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多种催化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N杂环卡宾在催化有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如催化安息香缩合反应、Stetter反应、a3-d3极性反转反应、开环反应、酯基交换反应、开环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