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2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来对测井信号进行油气储层识别和油气性分析。  相似文献   
982.
为了揭示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山1段至盒3段低孔低渗储层物性差异的主控因素沉积相的作用,采用实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岩石矿物成分、泥质质量分数、岩石粒度、砂岩厚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最为有利的沉积相为曲流河分流河道相,其次为辫状河分流河道相,再次为三角洲分流河道相,最后为泛滥平原相等.对应物性最好的层段为盒3段,其次为盒2段、盒1段,而山1段、山2段最差.研究结论对于大牛地气田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3.
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史115深水浊积扇岩性油藏为例,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时空演变规律及主要控制要素进行研究,认为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和古地貌等要素控制了扇体的发育,从而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浊积扇发育早期,构造运动和古地貌造成扇体规模较小,储层非均质性最强.浊积扇发育中期,构造运动减弱和填平补齐作用导致扇体分布范围增大,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浊积扇发育晚期,随着构造运动进一步减弱、湖平面下降,扇体平面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储层非均质性最弱.  相似文献   
984.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渗流能力,并最终决定油气藏产能分布的差异。因此,对其详细地研究,探寻各种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从而为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及准确确定注水开发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介绍了实验上和理论上研究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方法及进展,并且对其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用纳米科技关键仪器-扫描探针显微镜表征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5.
为适应复杂油气储集层非均匀性、非线性及不确定性的响应特征,提高储层预测精度,采用PSO混合编码,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MPSO-BP的RBF自构建学习模型.该模型中,每个粒子由整数与实数两部分构成,分别对RBF的基函数的个数及相关参数(中心,宽度,输出层权值)进行编码.同时,设计了一个特殊的适应度函数,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使网络的结构相对简单.应用于储层预测实践中,相对于RBF其他学习算法,该算法隐节点少,精度高,泛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986.
为了探讨煤储层渗透预测的方法,基于工区的试井资料,对煤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煤层埋深、储层压力、地应力和有效地应力与煤储层渗透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以工区的试井资料为依据,选取相应的参数,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非线性的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煤储层渗透率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和实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预测的煤储层渗透率与实测的煤储层渗透率之间的误差较小,且非线性的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结果明显优于线性回归预测的结果;基于试井资料建立煤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其预测结果是可靠.  相似文献   
987.
储层压汞实验数据有限,对于非均质性储层来说实验样品的代表性也受到局限。测井是预测储层物性的有效方法,而毛管压力与储层物性间存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建立起测井与毛管压力的关系,利用已揭示油水界面的钻井资料,建立了非均质油层油水界面的预测方法,即构建了油水界面深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互关系,即H_1=H_2+t(1/(〖K_1〗^b 〖φ_1〗^c )-1/(〖K_2〗^b 〖φ_2〗^c )),并结合对胜坨油田二区8砂组油层多口见油水井的测井的数据,对该公式进行了标定和应用,实现了对研究区油水分布特征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胜坨油田二区8砂组油层未被完全水淹的油层主要分布于7、9号断层附近的河口坝的顶部、砂坝侧缘沉积,以及正向微型构造内。整体上,二区8砂组油层含油面积大幅度减小,含油面积仅为2.78km2,占原含油面积的23%左右,含油区不连片,形成了4个相对孤立的含油区,即2312井区、22137-20160井区、21182-21199井区以及2326-25276井区。  相似文献   
988.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详细介绍了目前低渗透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现状,对比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异。认为低渗透储层的渗透率在(0. 1~50)×10~(-3)μm~2。结合研究实践,总结了低渗透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5个关键问题,即多方法单砂体精细预测和刻画、多信息裂缝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分类、低渗透储层保护技术等。同时指出了低渗透油田精细油藏描述5个方向的发展趋势:微构造描述;储层成岩作用等地质成因分析;对低渗透油田注CO_2及氮气或注聚合物采油等机理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在低油价背景下精细油藏描述加强经济有效性评价,保证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成果在开发调整方案、老油田滚动扩边等生产实践中能够顺利应用;精细油藏描述中为水平井设计及其他工程措施的实施开展的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89.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四段白云岩气藏孔隙、溶洞、天然裂缝发育,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和中小溶洞为主,储层类型多样,平均孔隙度3. 87%、平均渗透率0. 9 m D,整体属于特低孔-低孔、低渗储层,大斜度井或水平井+分段酸压改造是灯四气藏投产、建产的关键技术手段。首先,通过对前期酸压改造直井的地质和工程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影响酸压改造效果的地质主控因素及影响程度,形成储层品质的量化评价方法;其次,采用产能模拟方法,确立不同品质储层对酸蚀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的需求,结合酸蚀裂缝刻蚀形态和非均匀刻蚀程度量化分析、酸液滤失行为分析、转向酸和胶凝酸在不同品质储层的酸蚀蚓孔形态模拟分析,优选针对性改造工艺;再次,综合钻、录、测井成果,计算沿大斜度井、水平井井筒的储层品质剖面和破裂压力剖面,制定水平井精细化分段原则。形成了适合于震旦系灯四段气藏大斜度井、水平井的精细化分段和"一段一策"酸压改造技术,现场应用14口井,累计获得井口无阻流量1 640. 48×10~4m~3/d,平均单井无阻流量117. 21×10~4m~3/d,平均单井增产倍比达到3. 86。  相似文献   
990.
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复杂、比表面积大,岩石颗粒表面附着大量的黏土矿物,容易受到外来流体的影响,发生颗粒膨胀、迁移、离子沉淀等反应伤害储层,从而影响生产效率。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寨子河地区延长组6段油层为例,通过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RD)实验、压汞实验和储层敏感性实验等方法,对研究区储层物性、孔喉结构、黏土矿物特征和储层敏感性类型、伤害程度及敏感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岩心分析实验表明,储层黏土矿物由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和伊蒙混层4种矿物组成,影响储层渗透性的敏感性伤害强弱依次为酸敏、水敏、碱敏、盐敏和速敏。并结合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绿泥石富集区域尽量避免储层酸化等改造措施;对伊利石及伊蒙混层含量高、易水敏的地区,压裂改造过程需要提高压裂液砂比,减小压裂液量,从而降低储层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