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9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阿尔及利亚G合同区三叠系储层是区内一套主要油气勘探层系。本文通过岩心分析资料,对区内三叠系储层各单元进行了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微观结构等储层特征研究。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三叠系储层中的T1单元在全区分布,主要为低孔-特低渗储层,为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储层;SI单元在区内各井中发育,以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为较有利储层;T2单元储层仅局部地区发育,主要低孔-特低渗储层,为最差储层。  相似文献   
52.
埕岛东部斜坡带油藏以自生自储的岩性油藏为主,主要分布于超覆带及坡折带。下第三系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在重点分析古地貌特征与储层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储层描述方法,划分有利储集相带,精细描述储层,寻找油气富集区带。  相似文献   
53.
运用核磁共振技术从微观角度系统分析了水基压裂液对储层的不同伤害机理。结合常规流动实验,提出了一套评价压裂液对储层伤害的综合性实验方法,建立了每种伤害机理与伤害程度间的对应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渗入岩心后均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岩心内束缚水增加、可动水滞留以及固相大分子物质的吸附,从而引起储层渗透率降低,并且对于不同渗透性岩心其伤害规律大不相同,较低渗透率岩心的伤害率比较高渗透率岩心的伤害率普遍要大。  相似文献   
54.
通过分析盆5、滴西14等多个气藏的储层物性、岩性、敏感性等储层资料,开展了水锁伤害和结垢堵塞伤害评价研究。发现新疆气田气藏敏感性强,气藏粘土膨胀伤害、水锁伤害和结垢堵塞伤害较为严重。针对储层伤害的特点,本文研制了粘土防膨剂、共聚物防垢剂、咪唑啉类缓蚀剂,优选了高效防水锁剂和无固相加重剂等,开发了满足新疆气藏气井射孔作业储层保护需要的防水锁防粘土膨胀射孔液,同时根据不同气田射孔作业的需要,确定了射孔液的配方调整方法。结果显示,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测试表皮系数比邻井降低了20%~50%,有效解决了射孔作业储层污染的问题。该射孔液具有防水锁伤害、防粘土膨胀伤害的功能,同时具有密度可调、性能稳定等特点,对气藏储层伤害小,在新疆气田致密气藏、水敏气藏的气井射孔作业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通过孔渗测定、电镜扫描、铸体薄片、阴极发光、高压与恒速压汞等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SMG探区长8段致密储层的孔渗关系、岩石学特征、孔喉结构及尺寸分布进行全面系统地剖析,结果表明:该区长8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52%,平均渗透0.113×10-3μm~2,孔渗关系复杂,井间非均质性较强;储层碎屑组分以长石为主,属长石砂岩;发育粒间孔和长石等溶孔,绿泥石与泥质填隙物含量较高,使得孔渗条件进一步变差,属微孔-微喉型结构;依据压汞参数及毛管力曲线特征将长8储层分为3类:Ⅰ类为低门槛压力-高进汞饱和度型,Ⅱ类为低门槛压力-低进汞饱和度型,Ⅲ类为高门槛压力-低进汞饱和度型,Ⅰ类储层最好,属于"优质"储层,Ⅱ类次之,Ⅲ类最差。  相似文献   
56.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环江油田已有取心井测井资料的聚类分析,分析了不同沉积微相典型的组合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环江油田虎二区块沉积微相的测井相知识库.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块所有研究层位不同沉积微相的几何特征进行了定量化统计与分析,并构建了不同沉积微相砂体的几何变量参数的相关关系.整理、分析了储层测井解释参数的分布情况并构建了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的数学回归关系.在构建的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基础上,选取序贯指示这一随机模拟方法对沉积微相进行随机模拟;利用物性回归公式,计算获取全区的物性参数,并进行了全区储层参数分布的随机模拟.最后基于储层地质模型对研究区井组注水受效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井组见水方向,为油藏后期的注水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7.
选取黄骅坳陷新近系典型辫状河沉积解剖区,利用密井网区动静态资料相结合识别和刻画心滩及其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沉积数值模拟探究研究区心滩形成过程,并建立研究区心滩顺流迁移和横向迁移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顺流加积、垂向加积、侧向加积和侵蚀作用共同塑造心滩的形态和内部结构;滩头侵蚀、滩尾顺流加积和垂向加积形成了心滩的顺流生长和垂向生长;侧向加积与侵蚀作用控制心滩的不对称侧向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58.
提出一种低渗透率智能网联环境下高风险事件预警方法。具体而言,基于熵能表征系统状态的特点提出交通熵的概念,将个体车辆的微观驾驶行为量化为交通熵,以表征交通流状态;再将交通熵作为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的输入参数建立预警模型;最后,使用HighD轨迹数据集提取高风险事件,并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显示,使用交通熵的模型误报率和漏报率大幅降低。以智能车渗透率10 %为例,误报率和漏报率分别从6.18 %和11.47 %下降到了1.95 %和3.12 %;在预测模式下,对高风险事件误报率和漏报率为2.28 %和3.82 %。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特征并探讨其分类标准,对岩心气测渗透率(Kg)和水测渗透率(Kw)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g与Kw线性相关性良好,随Kg增大Kw也在增大,但不同Kg区间Kw增大幅度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Kg<0.5×10~(-3)μm~2、0.5×10~(-3)μm~20.8×10~(-3)μm~2三段式,Kw与Kg拟合直线段的斜率依次为0.0961、1.2993、0.2103,Kg/Kw平均值依次为19.27、3.97、3.22,(Kg-Kw)/Kg的变化范围依次为95.71%~92.12%、81.42%~66.08%、71.13%~65.54%。鉴于Kw随Kg的变化规律,建议取气测渗透率0.5×10~(-3)μm~2和0.8×10~(-3)μm~2分别作为致密储层、超低渗储层的上限,进一步精细划分低渗透储层。  相似文献   
60.
低渗透油藏水锁伤害机理及解水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层压力低(压力系数小于1)、油井含水率低(小于50%)的低渗油井,水锁伤害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毛细管效应和贾敏效应对产生水锁现象的机理认识。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得到了水锁现象与渗透率的关系,即:渗透率越低,水锁程度越严重,10.00 mD以下的岩芯,压力升高值基本在25%左右,而大于10.00 mD的岩芯压力升高值在15%左右。注入表面活性剂后,解除水锁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渗透率越低,效果越明显,最高驱替压力值下降幅度达到了近50%。说明表面活性剂对解水锁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