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43篇
教育与普及   3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49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魏志刚 《山西科技》2007,(3):135-136
文章详细论述了道路施工中石灰、粉煤灰、稳定石屑作为基层结构的要求、技术指标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2.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使用情况表明,SMA路面结构不仅具有在高温重载条件下很好的抗车辙性能,而且低温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3.
简单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从施工技术角度提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柔性桥面铺装的早期病害及其成因,在总结当前国内桥面铺装结构主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应用有限元进行结构分析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指出了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文采用平面有限元方法,根据Goodman力学模型建立旧路面与加铺层层间结合条件,计算分析了具有接缝(或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变化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状况,分析了反射裂缝产生发展的原因,以及加铺层厚度和应力消散夹层防治反射裂缝的作用,为合理地设计加铺层提供依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6.
通过控制新集料掺加比例、泡沫沥青用量、水泥剂量、集料温度和抗剥落剂等,研究各因素对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水稳定的影响,并揭示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旧料利用率、泡沫沥青用量、水泥剂量和抗剥落剂宜分别控制在50%~75%、 2.5%~3.0%、 1.0%~1.5%和0.5%左右.此外,适当提高集料温度,有助于提高泡沫沥青分散均匀性,从而提升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泡沫沥青用量和水泥剂量是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的关键因素.尽量使泡沫沥青分散均匀,避免产生结团现象,是保证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基础,进一步通过水泥补强作用,可获得良好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
烧结混合料水分检测及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快速失重式水分仪在线检测烧结混合料水分的含量;采用前馈-反馈控制方案烧结混合料水分的含量,前馈控制采用模糊控制,反馈控制采用专家控制。该系统经现场的长时间运行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8.
以沥青砂浆材料为例,通过薄板的蠕变断裂及单轴拉伸蠕变的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推求出沥青砂浆在不同温度下的断裂特性参数Γ和σmI1。  相似文献   
29.
煤中前沥青烯与沥青烯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的溶剂抽出物中前沥青烯与沥青烯的质量之比随煤化程度增加而增加。原位热解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热稳定性与其结构参数有关,芳香度高,甲基取代结构多的前沥青烯比沥青烯的热稳定性好。前沥青烯与沥青烯在溶剂分级过程中表现出的溶解性与其结构参数无必然联系,而与其酸碱组分间的氢键强度有关。前沥青烯中酸碱组分间的氢键强度为5.15~30.9kJ/mol;沥青烯为<5.15kJ/mol。  相似文献   
30.
作者研制了一种以石油沥青基碳纤维为电极材料的微电极,基于此种材料的特殊性能,经氧化处理后可获得较一般微电极为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其电流响应亦较一般微电极为大。且由于其表面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大量的碳氧基团,故其电极电位会随溶液pH值而线性变化,以至该电极亦可用作测量pH值的微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