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9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91.
在pH8.3的NH3-NH4Cl介质中,KSCN存在下铜(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氮基酚(5-Br-PADAP)生成络合物,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0.35V(vs.SCE)出现一络合物吸附波。二阶导数峰高与铜(Ⅱ)浓度在7.81×10-9~8.00×10-6mol/L范围内里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3×10-9mol/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峰电流由中心离子铜(Ⅱ)还原产生。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已用于矿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92.
通过研究,在盐酸—氯化钾介质中,镓与间溴偶氮羧—P 形成配合物的高灵敏显色反应.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72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1.20×10~5L/moL·cm,浓度为0~6μg/25mL 的镓服从朗伯—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693.
介绍了近八年来吡啶偶氮试剂的国内合成及在极谱分析、色谱分析和络合滴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报道了吡啶类三氮烯试剂是值得开发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94.
用溶致变色的方法测算了合成的可聚合推拉型偶氮苯分子二阶极化率(βCT),讨论了取代基团对βCT的影响。结果表明:可聚合偶氮苯染料具有较大的分子二阶极化率,βCT值10-29esu量级。  相似文献   
695.
4-(2’-噻唑偶氮)-1,3-二氨基苯和2-(4’,5’-二甲基-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是近年来新合成的两种噻唑偶氮胺类有机试剂。两种试剂均在酸性溶液中与酸中质子达成三级解离平衡。本文,在分光光度法试验的基础上,用量子化学中的HMO法研究了试剂质子化的机理,确定出试剂分子质子化位和质子化的先后次序。  相似文献   
696.
本文采用结构参数-综合评判法评估羟基萘偶氮化合物的分析性能.实验合成了二羟基萘偶氮化合物,并比较研究了其光度分析性质和电分析特性.综合评判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697.
本文合成了2-(5-溴-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研究了它的性能及其与Ni(Ⅱ)的反应条件,在pH4.0~4.8范围,Ni(Ⅱ)与试剂形成蓝色络合物,组成比为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7×10~4Lmol~(-1)cm~(-1),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合金钢中微量镍,所得结果与标准样相符。  相似文献   
698.
在盐酸羟胺的作用和pH5.0的溶液中,Cu(I)与二溴氯-偶氯膦形成1:2的篮色配合物,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为3.02×10^4L.mol^-1.cm^-1。当溶液中存在氟化铵掩蔽剂时,大多数其它金属离子不发生干扰Cu(I)的显色反应。本方法可用于纯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微量铜的分析测定,结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699.
本文提出用SNAZO测定微量铜的分光光度新方法.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于pH5.6的溶液中,该试剂与铜生成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4.61×10~4,配合物组成为1∶3,铜含量在0-1μg·m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700.
偶氮苯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特征电化学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强  于化忠  蔡生民  刘忠范 《科学通报》1996,41(18):1670-1672
自组装膜作为在分子水平上设计界面结构的方法,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两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发展。自组装膜的电化学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但是主要的研究工作则集中在简单可逆的氧化还原体系,例如:二茂铁衍生物、紫精类、醌类、钌和锇的联吡啶和胺的络合物。我们的目的是应用高度有序和致密的自组装膜研究复杂的偶氮苯基团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在初步的研究中,我们已成功地将偶氮苯导入自组装膜体系,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电化学响应,本文报道了系列新型偶氮苯自组装单分子膜的构造以及电化学性质的考察。这样一个全新体系使得我们能够洞察在有序分子组装体系中所进行的电子转移与离子传递的特征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