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7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51.
为了研究性能稳定的低碳钢板坯连铸用无氟保护渣,在测试传统的板坯连铸用高氟保护渣(F-≥3%)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单纯形法,设计了CaO-SiO2-Al2O3-Fe2O3-MgO-Li2O-TiO2-Na2O-MnO-B2O3渣系中满足保护渣组成条件的基本实验点.通过逐步固定各组分含量,将多维空间的渣系组成转化为二维平面网格.测试无氟渣样的熔点、黏度、转折温度、玻璃体比例及转折温度时的黏度,并作性能与组成关系的等值线图.通过比较高氟保护渣和无氟渣样性能,确定了碱度、熔点、黏度、转折温度较低,且凝固后呈玻璃体的低碳钢板坯连铸用无氟保护渣的三个生成区域,其中之一的典型成分的质量分数范围是:CaO31.2%,SiO236.8%,Al2O33%,Fe2O31%,MgO2%,Li2O2%,TiO26%,Na2O7%~12%,MnO3%~8%,B2O30~3%.  相似文献   
152.
低碳钢铁素体相区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研究了Q235级别低碳钢铁素体相区在550~720℃,应变速率 在5×10-4~10S-1范围的热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在铁素体相区范围,所有流变曲线都观察到了 峰值应力的出现及随后“应力软化”进入稳态的现象,意味着动态回复或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应 变速率越低,形变温度越高,出现应力峰值的临界应变量越小.Z参数及应力峰值σm数值计算得 到Q235级别低碳钢平面应变压缩的铁素体热变形激活能为300.4kJ/mol.  相似文献   
153.
采用场发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以及恒温恒湿实验箱等研究手段,对双辊铸轧含磷铜低碳钢薄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铸轧薄带表面附近有富磷层形成,而基体中磷的浓度远低于薄带的名义磷含量.铸轧磷铜钢薄带经冷轧和退火处理后,具有较好的塑性,甚至当磷质量分数高达0.26%时,延伸率仍然在30%以上.同时,它的耐蚀性远优于通过传统工艺方法而获得的磷铜钢薄带,特别是当磷质量分数超过0.15%后,经过一定的腐蚀时间后,它的表面将会产生一层致密的磷化层保护膜,从而使其具有极强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54.
分析了低碳钢管道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在了解焊缝内部存在的各种缺陷的基础上。制定了消除缺陷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55.
建立了RH碳氧反应模型,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吻合较好,可以模拟实际RH精炼过程中的碳氧反应.在一定的初始碳含量范围内,初始碳含量对RH脱碳结束的碳含量基本没有影响,同时,RH脱碳反应达到14min后其脱碳速度小于1.5×10-6min-1,脱碳反应接近平衡.随着钢包渣TFe含量的增高,RH脱碳反应降低的氧含量和碳含量的比值在降低.当钢包渣TFe含量为8%时,实际计算的碳氧线和理论的碳氧线接近.  相似文献   
156.
低碳钢控制轧制的温度范围及组织变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以碳(质量分数)0057%,锰(质量分数)091%的低碳钢为研究对象,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利用喷水淬火法确定了应变诱导相变发生的上限温度Ad3·根据热变形过程中组织变化的主要过程将低碳钢的控制轧制分为3个阶段:Ad3以上、Ar3~Ad3之间以及Ar3以下·在3个温度范围内进行了不同参数的压缩实验,通过组织分析研究了变形过程中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在Ad3以上,变形过程中主要发生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过程;Ar3~Ad3之间,变形过程中有应变诱导铁素体析出,且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变形量的增加及变形速率的降低,铁素体量增加;在A...  相似文献   
157.
低碳钢自腐蚀电位与缓蚀剂吸附性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钢/稀盐酸腐蚀体系中,测试了缓蚀剂六次甲基四胺(HA)对体系的缓蚀行为,并对HA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EDTC)的缓蚀行为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导出了体系自腐蚀电位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和缓蚀剂类型的自腐蚀电位判据.研究结果表明:低碳钢缓蚀前、后自腐蚀电位的改变与温度的倒数成线性关系;HA为阳极型缓蚀剂,SDEDTC为混合型缓蚀剂,二者的吸附形式均为物理吸附,吸附热分别为-35 kJ/mol和-30 kJ/mol.  相似文献   
158.
研究了低碳钢过冷奥氏体在760℃,形变速率为1 s-1和10 s-1变形时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形变速率为1 s-1时真应力-应变曲线双峰特征为形变强化相变和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的表征,相变形核集中在铁素体/奥氏体相界前沿奥氏体高畸变区,晶粒长大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细化能力较高;形变速率提高到10 s-1时,相变动力学提前,曲线只表现为形变强化相变的单峰特征,相变形核除了在上述铁素体/奥氏体相界前沿奥氏体高畸变区,还分布到奥氏体晶内各处,晶粒间约束有所减小,尺寸稍大.通过形变强化相变和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可以获得平均晶粒尺寸为(1.98士1.07)μm和(2.33士1.01)μm(10 s-1)左右的微细铁素体晶粒.  相似文献   
159.
Static and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with the coefficients determined by multiple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to describ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n low carbon steels.The effects of initial grain siz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strain, and strain rate on the austenitic recrystallized volume fraction and grain size were studied using a Gleeble mach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formation reduces the grain size when the recrystallized volume fraction is large. The static recrystallized volume fraction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strain, and strain rate, and decreasing initial grain size. The grain size during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deformation strain and the initial grain size. The recrystallized volume fraction, the grain size, and the grown grain size calculated by the correla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相似文献   
160.
通过对空冷器管箱焊接方法的研究和比较,采用新的焊接工艺,即自动CO2气体保护焊,替代原来的自动埋弧焊,为了保证空冷器管箱的工艺要求及焊缝质量,对自动CO2气体保护焊工艺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设计了配套的工艺装备,如支撑机构、行走小车及操作平台等,为提高管箱焊缝质量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方便了工作参数调整及设定,经焊接工艺实验及生产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开拓了CO2气体保护焊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