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9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水力裂缝层内爆燃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力裂缝层内爆燃压裂技术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和油井产量的基本设想,利用油藏渗流理论和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水力裂缝层内爆燃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水力裂缝和爆燃裂缝参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渗透油藏中,增加水力裂缝的长度比增加水力裂缝的导流能力对油井增产更有利;爆燃裂缝的存在可在水力裂缝增加油井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产,相对于水力压裂油井,爆燃压裂油井增产倍数可达1.55。由此说明,利用水力裂缝层内爆燃压裂技术来提高低渗透油田油井产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裂缝网络模型的建立及其在任丘潜山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裂缝网络参数是潜山裂缝油藏开发和剩余油挖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针对潜山裂缝油藏依据油田区资料无法建立裂缝网络模型这一特点,提出了通过建立相似露头区裂缝网络模型来实现这一目的的思路和方法,并应用到任丘潜山油藏中.结果与开发动态资料吻合得非常好,说明利用相似露头是建立潜山裂缝油藏裂缝网络模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3.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在宏观上受多种元素的控制,这些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包括构造带类型、沉积体系域类型、储集相类型、烃源岩条件和盆地温压条件等.根据岩性油藏的自身特点分析认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圈闭能否成藏主要受到4大主控元素的控制,分别为岩性油藏输导通道因素、流体动力因素、储层临界物性因素、砂体封闭性因素.经研究在牛庄洼陷发现沙河街组岩性油藏具有“三元主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4.
西峰油田白马区长8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对西峰油田白马区长8油藏地质特征制定合适的开发对策,使其得到有效开发。方法采用油藏工程计算、数值模拟、室内化验分析和现场试验确定有效的开发对策。结果合理的井网系统、注水时机和添加剂的采用,使白马区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结论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实施超前注水开发,并在注入水中添加黏土稳定剂和润湿性反转剂可以改善长8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5.
以岩芯分析为基础,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井、录井等资料,在区域地层精细对比的基础上,对青阳岔油田长2段砂岩油藏储层岩性进行分类研究,对孔隙结构、填隙物特征、物性特征、电性特征、非均质性进行研究,针对储层上水下油的特点给出岩石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初步解释,为油井射孔选段和压裂提供技术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6.
薄层底水油藏底水锥进控制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常规底水油藏采用射孔建立底水隔板控制底水锥进。针对薄层底水油藏的底水锥进提出了不射孔建立底水隔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冻胶型选择性堵剂的选择性注入和由工作液与原油的密度差而产生的重力分异作用形成隔板,控制底水锥进。在隔板建立中,选择性堵剂、高密度盐水和过顶替液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可视化物理模拟形象直观地表达了薄层底水油藏不射孔建立底水隔板控制底水锥进的过程。现场应用证明,该方法可以解决陆梁油田的薄层底水油藏底水锥进问题。  相似文献   
87.
注CO2油气藏流体体系油/水和油/气界面张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高压界面张力装置测定了某油田在油藏温度下,原油中不同CO2注入量时油藏流体/地层水的界面张力,并考察了压力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原油中CO2注入量的增加,油藏流体/地层水界面张力不断减小。相同CO2注入量时,随着压力升高,油藏流体/地层水界面张力增大;当CO2摩尔分数达到0.650时,测得的油藏流体/地层水界面张力随压力的升高已变化很小,同时,从测得的PVT关系中也已很难分辨出泡点压力,体系接近一次接触混相的状态。当CO2摩尔分数为0.578时,油藏流体/CO2界面张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对某油井采用注CO2降低油藏流体/地层水、油藏流体/CO2间的界面张力的方法是可行的,注CO2方法在降低界面张力的同时,还增加了地层压力,对提高油井的采收率有利。  相似文献   
88.
16S rRNA基因技术在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也为研究油藏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采油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尤其16S rRNA基因技术应用于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该技术克服了基于细胞水平研究方法的不足,能更准确、更客观地揭示油藏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动态变化、种群结构及进化等方面的信息.文章简要综述了16S rRNA基因技术发展历程及在环境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详细概述了16S rRNA基因技术在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用于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的16S rRNA基因技术,讨论了16S rRNA基因技术目前在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例论证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重点介绍了胜利油田利用T-RFLP、DGGE等分子生态学技术在河口采油厂罗801区块空气辅助微生物驱和单12区块内源微生物驱研究中的应用,阐明了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中的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油藏模拟实时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VisualC^ 多线程的功能,开发了基于油藏数值模拟和实际动态参数的、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将一个复杂的油田问题划分为几个简单的并行问题,实现了模拟计算过程中的计算、监控、动画等的并行功能,并对计算过程实施了动态监控,该软件节约了模拟过程中拟合时间,形象地展示油田开过程中油水等在地下的运移情况,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菜单操作,就可实现串行操作所不能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90.
油藏连通性研究是油气藏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油田开发和管理方案取得成功的关键。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对沈家铺油田枣V油组各断块间及断块内油藏流体连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研究断块间油藏流体连通性是可行的;沈家铺油田枣V油组各断块间油藏流体不连通;官128断块内部(3)号小断层两侧油藏流体是连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