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煤层气是近一二十年来世界上崛起的新型能源,对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较早开展了勘测开采研究。但在我国,煤层气的真正商业化开发利用却是刚刚起步,对于该产业的综合效益及行之有效的推动措施等问题都亟待明确。  相似文献   
62.
在我国煤层气开发由重点示范区块的实验性开采转向商业化规模开发的背景下,投资收益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了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投资风险的分析步骤,并以我国煤层气开发示范区——沁水盆地中的潘庄区块为实例,借鉴美国黑勇士盆地煤层气开发成熟的经济评价参数,计算该区块的投资风险。结果表明,若以黑勇士盆地煤层气开发经济参数为指导对潘庄区块进行煤层气开发,其投资风险较小,可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63.
煤层气水平井降压漏斗扩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煤层气水平井排采降压漏斗扩展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煤层气水平井排水形成区域降压及井间干扰的过程,排采三年后产生井间干扰作用,排采五年后平均采收率达到60%.提出了三段式管理井底压力的排采方法,实现水平井降压、提产、稳产,减少卡泵事故和修井作业.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压降幅度与采收率呈正比;三段式管理井底压力的排采方法有利于区域压降扩展,充分释放煤层气井产能.  相似文献   
64.
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和致密气共探合采研究区为例,详细解剖煤系地层砂体发育特征及其与煤层空间叠置关系,并探讨其对煤层气与致密气合采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系地层砂体成因类型丰富,砂体规模和形态特征各异。砂体结构特征主要受沉积相演化控制,形成五种主要空间叠置类型:孤立分散型、水平搭接型、垂向叠置型、错位叠置型和水平-错位复合叠置型。在沉积作用控制下,不同成因类型砂体与煤层可以形成多种空间叠置组合模式。砂体含气饱和度和压力及煤层含气量、物性和压力均受到两者空间叠置关系的显著影响。加强该方面研究,将对两气合采可行性评估及合采产气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国内外甲醇的生产能力、市场需求和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分析、预测,对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材料相互间进行比较,并结合淮南地区煤层气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选择煤层气为原材料来生产甲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排水降压采气是煤层气井开采的主要方式,而煤层气井开采过程中常出现自然产量低。为促进煤层气的解吸和渗流,现场多次采用了负压排采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研究煤层负压排采技术的潜在增产因素可以完善其技术的理论基础,对今后更好地指导现场煤层气井开发生产以及推广至地质特征、生产特征相似的煤层气区块具有重要的增产意义。探讨了负压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增产因素,并且对负压排采井的选择、使用负压设备的时机提供了排采建议。研究表明:由于煤层气常以吸附态赋存以及煤储层特点,负压排采技术在增大生产压差的同时,可能会起到提高裂缝导流能力、解除表皮污染、促进井间干扰以及增强甲烷滑脱和煤基质收缩等有利效果,同时也会起到加大应力敏感以及裂缝闭合的可能性。可见负压排采技术的正确使用,能最大限度降低废弃压力,提高煤层气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67.
煤储层渗透率为动态渗透率,是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储层参数之一.该文从煤储层渗透率变化的控制机制出发,采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原位储层条件下煤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初始割理压缩系数、割理压缩系数降低率、基质收缩系数、初始割理孔隙度以及临界解吸压力对煤储层渗透率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对于认识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曹丽华  陈娟  张忠园 《天津科技》2014,(10):10-12,17
针对含低浓度氨氮的废水再生回灌地下水中氨氮的深度处理问题,提出了沸石生物活性滤池工艺,并对工艺的启动、运行最佳参数及低温运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自然挂膜培养方式,约15,d,就能形成成熟硝化菌生物膜;正常运行时,最佳水力负荷1,m3/m2,h,气水比1∶1,对氨氮的平均去除效率为79.96%,出水氨氮满足地表回灌水质要求(1,mg/L);在冬季低温时,虽然可通过降低进水流量来增大去除率,但增幅有限,低温仍是限制氨氮去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发动机变组分煤层气的起动特性与怠速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使燃用代用燃料发动机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地发展。文章介绍了由S195柴油机改制成火花点火式变组分煤层气发动机的主要设计过程,分析了此类型发动机在改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对起动特性与怠速稳定特性进行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0.
低浓度冶炼烟气二氧化硫吸收解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对低浓度冶炼烟气SO2的吸收解析研究,发现影响吸收效果的因子很多,包括吸收液质量浓度和初始pH值、液气比、解析后二氧化硫体积分数等.研究表明适宜的柠檬酸吸收液浓度为0.5~1.25 mol/L,pH值为4.0~5.0,液气比以不大于1:400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