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于CDIO教育理念和大纲,针对《传热学》课程理论性强,该课程具有大量的公式推导、图表、经验公式和半经验公式等特点,探讨了实践环节在《传热学》课程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应用方式主要体现在增加实验环节、模拟的工程实践案例、增强科研平台与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等。  相似文献   
52.
温度梯度作用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服役期间温度梯度作用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建立基于传热学理论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梯度计算模型和温度梯度作用下疲劳应力谱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广州气象数据为例,首先利用经过验证的温度梯度计算模型计算服役期间轨道板温度梯度时程曲线,然后将所计算的温度梯度时程曲线输入经过验证的疲劳应力谱计算模型,得到服役期间自重和温度梯度时程曲线作用下不同板厚和裂缝间距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研究结果表明:服役期间温度梯度作用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具有明显的时变特性;板厚对温度梯度作用下服役期间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影响较小,裂缝间距对其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3.
孙昆峰  李小民 《科技资讯》2023,(20):203-206
SymPy是Python的计算机代数系统库CAS,具有强大的符号计算功能,它免费开源,是商业数学软件很有潜力的替代方案。“高等传热学”理论教学中,绝大多数需要求解微分方程,有大量内容需要数学推导,这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结合SymPy,实现教育方法现代化,可以方便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部分数学上的困难。该文以几个导热问题为例,介绍了SymPy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CAS,突破数学难点,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4.
针对传热学教学中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温度变化,建立冷热流体温度沿流动面积变化的数学模型,此模型给出冷热流体温度沿换热面积的显示表达式,及其对流程方向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针对冷热流体热容量大小,完整给出顺、逆流换热器的温度变化曲线凸凹性的条件.这部分内容是对现有换热器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也强化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55.
《传热传质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以及大量偏微分方程推导。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线下课程授课遇到的问题,以及分析线上课程的优势,探讨了《传热传质学》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传热传质学》的线上课程分别设置"知识点微视频"、"视频学习效果检测"、"典型习题视频讲解"、"知识点梳理总结笔记"、"问郭老师"、"考研题库"等内容。探讨了如何设计和制作线上课程,并分析了《传热传质学》线上线下课程有机结合的模式,为开发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了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56.
基于气象学和传热学的城市建筑物红外成象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建筑物的红外特点仿真在国际军事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气象学和传热学原理出发,对影响建筑物红外特性变化的各因素做了详尽的分析,首先计算了在某一气象条件下建筑物各部分逐时的日辐射强度,再用一维传热有限差分等方法求解建筑物的顶层、墙壁、窗玻璃水泥路、沥青路和土壤等不稳定传热而得到的随时间变化的外表现温度,最后绘制出不同时刻不同俯视角度的物红外图形,与经外测温计实测比较,本模型的结果与之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57.
58.
59.
以CDIO教育理念和大纲为指导,探讨了我校新办专业基础课程《传热学》的教学改革方法,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传授、模拟工程案例、教学与科研实践结合、考核方式改革四个方面.经探讨,提出的教改方法可极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培养了学生CDIO大纲中提出的四个层面的能力:基础专业知识、个人...  相似文献   
60.
传热工程学     
传热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了两个原则:1.在具备科学与严谨精神的前提下摆脱了高深理论推导带来的烦恼;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