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11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6篇
综合类   29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克深井区储层的孔隙结构与裂缝特征造成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大量漏失,其中的固相颗粒会堵塞裂缝,使得部分生产井在完井后产量偏低甚至无产量,现场主要是通过酸压来解决这类问题。对于裂缝性气藏的酸压而言,需要知道钻井液在裂缝中的侵入深度变化,以便于设计施工参数,评价酸压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根据牛顿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机理,裂缝宽度的变化以及裂缝壁面的滤失等,建立了钻井液在单一裂缝中的漏失动力模型,根据裂缝内钻井液压力的分布来定量描述钻井液的侵入深度,考虑并分析了该模型的侵入深度与侵入时间,压差和裂缝宽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克深井区获得增产效果的酸压井中钻井液的侵入深度和酸液的侵入深度,通过增产井中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间接证明了该模型。  相似文献   
62.
渤海SZ油田经首次加密调整后开发效果大幅提高,但随着油田逐渐进入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日趋复杂,进一步调整和挖潜的难度增大,需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开发策略以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开发。针对此现状,在三角洲相储层构型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利用岩芯、地震、测井等资料,详细刻画了单一成因砂体在垂向及平面的接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储层构型对油水运动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层间相带干扰、层内夹层及平面构型单元接触关系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提出了基于构型单元的层间水平井挖潜策略、基于构型单元的层内水平井挖潜策略、基于构型单元的平面小井距加密策略等,构建了一套海上三角洲相油田综合调整后的剩余油挖潜技术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3.
储层内部建筑结构是影响开发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对剩余油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基于河流相建筑结构分析理论,在辫状河沉积模式指导下,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开发角度对砂体内部结构进行精细解剖,识别和确定出辫状河道、心滩坝、废弃河道和落淤层等结构要素,弄清各级次、各期次结构要素的接触关系,完成辫状河储层内部结构的精细表征;基于内部结构表征成果,结合不同时期水淹层测井解释结果和生产动态资料,恢复不同开发调整时期的水淹特征,动态表征辫状河储层内部结构控制下的水淹过程,并依据小井距密闭取芯井精细水洗结果验证,总结不同储层结构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结果表明,辫状河储层整体以高含水为主,水淹呈不均匀立体式、随机式特征,不具有分段水淹的特点,未水淹部位分布非常零散,局部物性变差部位、落淤层和低渗屏障遮挡部位直接控制了剩余油的分布。  相似文献   
64.
《中国西部科技》2014,(8):F0003-F0003
正广西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韦本辉,最近研究出一种自然资源友好高效利用型的水稻全新栽培法——"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能够提高水稻亩产量,建设高标准农田。韦本辉对笔者说,水稻的进一步稳产增产和降低生产成本,为人类提供更多优质粮食,除了选用良种之外,根本出路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重新构建适于水稻壮根健株的深厚耕作层,盘活土壤资源和有效利用天然降  相似文献   
65.
唐海  刘超 《科技资讯》2014,(28):54-54
该文就对五里湾油田的潜在储层伤害因素及其主要伤害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并分析生产开发过程中的措施及工艺过程对储层可能造成的伤害因素和程度,确定相应的储层保护配套技术和工艺程序。  相似文献   
66.
孙莉 《甘肃科技》2016,(1):120-121
探讨研究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减少手术室相关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应用效果。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医生治疗以及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症状评分情况以及患者伤口愈合满意度。实验组患者发生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并且感染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总满意度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并且能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其运用。  相似文献   
67.
王炜红 《甘肃科技》2023,(1):107-109
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用于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价值。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41例、观察组(个性化优质护理)41例。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护理后,2组患者SDS和SAS评分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个性化优质护理可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页岩储层充填天然裂缝开启前、后的渗透率特征,利用四川盆地充填裂缝的不同页岩,结合裂缝面形貌测试,实验对比分析了天然裂缝原位闭合、剪切错位及酸处理后的渗透率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充填裂缝矿物颗粒大,硬度高,渗透率应力敏感程度低于方解石充填裂缝。当剪切裂缝错位位移大于0.15mm时,渗透率大小主要受控于裂缝断面整体粗糙度。当错位位移小于0.15 mm时,充填矿物颗粒类型、大小控制的小尺度形貌更起决定作用。酸液溶蚀胶结物形成不整合面,大幅度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但也需要考虑酸液弱化页岩强度以及颗粒运移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9.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中病情危重的一型,本文拟分析优质护理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价值。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住院期间对护士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评分;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技能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通过优质护理可以减轻重症胰腺炎患者疼痛程度,缓解焦虑评分,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了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间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状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83.33%)患者,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出院四周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75.59±4.27分,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53.17±4.37分,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临床脑卒中患者康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