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系统科学   343篇
丛书文集   213篇
教育与普及   1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433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正>地铁通信传输系统为各种业务信息提供多种窄带、宽带传输通道,构成传输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的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传输网,是保证地铁运行所必须的信息传送媒体。上海从1993年开通第一条地铁至今已有20余年。期间,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经历数次技术演变。探讨未来地铁通信技术的演进道路,也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2.
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是图书馆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交通文化特色库馆藏资源的判别,分析了交通文化特色库馆藏内容的排序,提出了创造空间环境视觉美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3.
提出一种低渗透率智能网联环境下高风险事件预警方法。具体而言,基于熵能表征系统状态的特点提出交通熵的概念,将个体车辆的微观驾驶行为量化为交通熵,以表征交通流状态;再将交通熵作为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的输入参数建立预警模型;最后,使用HighD轨迹数据集提取高风险事件,并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显示,使用交通熵的模型误报率和漏报率大幅降低。以智能车渗透率10 %为例,误报率和漏报率分别从6.18 %和11.47 %下降到了1.95 %和3.12 %;在预测模式下,对高风险事件误报率和漏报率为2.28 %和3.82 %。  相似文献   
154.
以河西走廊107处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区域地理的视角,以地理探测器、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等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可达性。结果表明:河西走廊A~5A级旅游景区数量分别为1处、8处、54处、41处、3处;景区以斑块状聚集在敦煌市城区及周边,嘉峪关市和肃州区、张掖市中部以及凉州区,县域空间分布不均;交通站点密度、县域人口数量和经济水平对其空间分布影响较强;研究区A级旅游景区整体交通可达性程度较低,且差异显著。河西走廊A级旅游景区数量可观、等级较高,空间上呈斑块状分布,交通因素主导了其空间分布,交通可达性低。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旅游活动参与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5.
该文针对聚氨酯生产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提出无害化的治理方案,即借助水煤浆技术对有机废水进行合理应用,从而达到了污水零排放、无害化处理的目的。通过热值核算、现场实测,表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既能维持水煤浆锅炉原有的使用状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锅炉尾气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56.
随着单车智能成本提高以及道路环境复杂性加大,智慧驾驶车辆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智慧道路基础设施的进步。目前国内外不同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对道路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均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设计思路和功能模块,但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的道路功能或特定技术上,尚未系统性地给出智慧道路基础设施的设计理论和应用体系。同时,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路旁设备、路面材料和外部感知设备等全方位朝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本研究在系统综述国内外智慧公路项目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智慧道路设施的四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7.
正对于通勤人员来说,解决每日通勤的"最后一公里"有许多替代方案。在中国这个自行车的王国,多数自行车分享计划让被通勤者避而远之。他们对自行车的回避,导致了这个世界最大规模项目的失败。中国公共自行车的低使用率与全球自行车分享计划的成功形成了鲜明对比。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全世界共有712个城市设有公共自行车,拥有自行车总数逾80万辆。出于环保原因,中国政府最近几年一直试图重建那  相似文献   
158.
在城市交通解压中,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愈加凸显。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其优点集中于周转量大、舒适性强、干扰因素少、速度快等。根据列车计划运行图列车可在正常情况下运行,但因大量随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制约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有序性。为避免产生安全事故等情况,需进一步加大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整方式的专利研究力度,以此确保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交通工程已成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已经成为提高公路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围绕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的概述,重点围绕交通工程的自身特点、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的对策,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0.
城市交通与城市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布局形态以及市民生活方式等城市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城市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决定了城市交通需求,反过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水平也影响和限制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程度和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城市交通受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诸多因素影响。由于现有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的不完全,本文从实际出发在交通、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选取21个指标对沈阳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