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31.
腌腊肉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肉食品经过腌腊加工后,可延长其保存时间、并增加它的风味和颜色,提高产品质量,而腌制过程中添加和肉食品自身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通过分析腌制的加工过程,讲座了降低腌腊肉食品成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32.
把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ilgii)培养在两种硝酸盐浓度下(800μmol/L和200μmol/L),比较研究了它们在培养液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变化及细胞硝酸还原酶活力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在两种硝酸盐浓度下,两种微藻培养液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变化基本相同.在高硝酸盐浓度下,两种微藻培养液中的硝酸盐减少并维持较高的浓度,且细胞叶绿素a含量较高;而在低硝酸盐浓度下,培养液中的硝酸盐在培养的第二天即被耗尽,且细胞叶绿素a含量很低.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的变化在高浓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低浓度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两种微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在培养的第二天即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并维持一低值,但威氏海链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要略高于盐生杜氏藻.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硝酸盐浓度下藻类细胞内部的硝酸盐的吸收同化机制不同,从而导致营养盐的变化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33.
基于在加热和H3PO4存在下,NO2^-催化过硼酸氧化荔枝红色素的反应,首次提出一种测定痕量亚硝酸盐的催化光度法,此法已用于矿泉水、井水等样品中亚硝酸根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34.
对绥中36-1油井B区油井采出液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 纯化出了一株生长旺盛、硝酸盐还原能力强的硝酸盐还原菌(Nitrate-Reducing Bacteria,NRB)菌株B92-1,对其进行了常规鉴定及16S rRNA分析,并进行了该菌株对富集的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的竞争性抑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仅仅投加硝酸盐、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对其中硝酸盐还原菌的激活作用以及产抑制硫化物产生的能力有限,而同时加入分离自采出液的NRB则对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和产硫化物活性都产生了明显的抑制,并且亚硝酸盐的抑菌效果优于硝酸盐.  相似文献   
235.
为更好地探究神经红蛋白血红素铁配位情况改变对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以神经红蛋白作为血红素蛋白模型分子,在其远端引入甲硫氨酸。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动力学以及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研究,其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二级速率常数knitrite从0.44 L/(mol·s)提高到487 L/(mol·s)。结果表明,血红素口袋结构对蛋白的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