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2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系统科学   88篇
丛书文集   174篇
教育与普及   3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465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旋转水射流破岩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和岩石动态损伤模型模拟了旋转水射流作用下岩石的损伤破坏过程,其中岩石损伤场的求解采用解耦的方法。同时还对旋转水射流的破岩机理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结果与前期的试验结果一致,均显示旋转射流具有较强的破岩能力,其原因在于旋转射流的质点具有三维速度,破岩时以倾斜冲击为主,易于在岩石表面形成拉伸和剪切破坏,回流的干扰较少;破岩过程首先是形成一环形破碎带,然后沿径向和轴向发展,所形成的破碎坑呈内凸锥状。旋转射流破岩的优势在于破碎面积大、效率高。  相似文献   
62.
超高压水射流破岩及切割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国产高压水射流切割系统,对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了切割实验,考察了泵压、喷嘴横移速度、喷距和聚丙烯酰胺质量分数对射流切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射流的驱动泵压与其切割深度成正比,喷嘴横移速度和喷距增加将使切割深度降低。聚丙烯酰胺对射流切割系统具有双重作用,因而其质量分数存在一个最佳值。对大理石、花岗岩和标准铝板等材料的切割实验表明,在其他实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无孔隙材料的切割深度远低于大孔隙材料。  相似文献   
63.
利用声化方法对复杂乳化原油的破乳脱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分析了超声波和化学方法联合破乳的可行性,并用实验方法验证了联合破乳脱水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化学破乳剂和超声波联合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油的破乳脱水效率。在破乳剂最优用量的实验条件下,对乳化原油进行超声处理30min,沉降3h,脱水率可以达到90%以上。模拟现场脱水流程条件,利用该方法对常规方法不能有效破乳的聚合物驱及化学驱出液掺混稠油形成的复杂乳状液进行了破乳脱水试验。结果表明,声化联合破乳具有较高的脱水效率。  相似文献   
64.
鲍店煤矿快速掘进方案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鲍店煤矿快速掘进的两种方案,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法对参选方案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的权值,给出了每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为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5.
甘肃西部马鬃山超镁铁质杂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信息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马鬃山岩体在空间上分为有成因联系的两部分,主岩体为具有环状分异特征的辉长岩岩体,中心相为辉长岩,边缘相为闪长岩.主岩体东南子岩体为橄榄二辉岩岩体.赋存于其中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信息暗示马鬃山杂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张裂构造环境,为应力释放期的产物,岩浆来源于具有E—MORB性质的陆下岩石圈地幔与软流圈的边界。较大程度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在上升途中同化了陆壳围岩。  相似文献   
66.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及活动论、阶段论的思想,大致以中晚三叠世为界,将中国南方自震旦纪以来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划分成海相盆地演化阶段(Z-T2)及陆相盆地演化阶级(T3-Q)两大阶段;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扬子克拉通及其周缘裂谷盆地(Z-1q)、裂谷-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1c-O1)、被动陆缘-克拉通-前陆盆地(O2-S)、加里东运动(S末)、裂谷-克拉通盆地(D-T1)、克拉通残留海盆-弧后(浊积)盆地(T2)、印支运动(T2-T3)、华北-华南板块焊合、古特提斯封闭与前陆盆地的形成(T3-J2)、压扭背景下的改造作用及拉分盆地的形成(J3-K1)、伸展-裂陷盆地的形成(K2-E)、喜马拉雅运动(E末-N初)及披盖性构造层的形成(N-Q)12个阶段。特别是对南方自中晚三叠世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现存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对南方中生界、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及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控制了现今南方原生、次生及再生烃(二次生烃)油气藏分布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67.
采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和岩石动态损伤模型模拟了旋转水射流作用下岩石的损伤破坏过程 ,其中岩石损伤场的求解采用解耦的方法。同时还对旋转水射流的破岩机理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结果与前期的试验结果一致 ,均显示旋转射流具有较强的破岩能力 ,其原因在于旋转射流的质点具有三维速度 ,破岩时以倾斜冲击为主 ,易于在岩石表面形成拉伸和剪切破坏 ,回流的干扰较少 ;破岩过程首先是形成一环形破碎带 ,然后沿径向和轴向发展 ,所形成的破碎坑呈内凸锥状。旋转射流破岩的优势在于破碎面积大、效率高。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常规泵进行串联、改造 ,研制出了井下掺液抽稠油泵。对泵结构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阐述了泵的工作原理 ,并对泵的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该泵是通过从油管掺入液、从油套环空产出液 ,在上冲程时吸入产出液 ,在下冲程时举升混合液 ,从而实现了在柱塞下方掺液 ,避免了出现砂磨柱塞的现象 ,减少了稠油对柱塞运动的阻力 ,克服了泵上掺液不能降低进泵原油粘度的缺点 ,解决了在井筒降粘和稠油抽汲中存在的问题。该泵使用了连动式凡尔与弹簧 ,保证了底阀与顶阀打开与关闭的同步性 ,能够达到吸入产出液、加入掺入液以及举升混合液同时进行的目的。该泵的设计原理可行 ,工艺容易实现 ,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抽稠油泵。  相似文献   
69.
指出了对于OracleDBA来说,Imp和Exp无疑是最重要的工具,Exp把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结构导出,写成.dmp文件;而Imp是从这些导出的文件中把数据重新导入Oracle数据库.介绍了它们能用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强调了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几点提高其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0.
针对河南油田破乳剂主要是以复配为主,油田使用的原油破乳剂BP—169和SP169对高含聚合物的破乳效果较差的情况,采用三组分复配法研制了水溶性低温高效破乳剂Pel—01.室内对比评价表明:Pel—01在脱水率、脱水速度、油水界面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BP—169和SP169.下二门联合站6d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Pel—01破乳剂破乳效果明显提高,投入使用后平均每天可减少加药量20kg,而且指标均达到外输原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