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418篇
系统科学   74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04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对单调线性互补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精确不可行内点算法.该算法的迭代方向仅需要达到一个相对的精度.在初始点位于中心线的某邻域内的假设下,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22.
在提出一类新的类Bent函数——Bent互补函数偶族的概念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Bent互补函数偶族的构造方法,通过提出Bent函数偶侣的概念,运用具有这种特殊关系的两个Bent互补函数偶族,采用递归的方法,可以用低维Bent互补函数偶族递归构造出高维Bent互补函数偶族,丰富了Bent互补函数偶族的构造方法,扩大了Bent互补函数偶族的可选取范围。  相似文献   
23.
致癌机理的双区理论发现,绝大多数环境中的致癌剂,均通过引起DNA股间互补碱对的共价交联而启动细胞的癌变.DNA碱稀释过滤法证明:致癌物中的霉菌毒素即黄曲霉素G 1 ,N-亚硝基化合物中的亚硝基二乙胺,二丁胺,吗啉和四氢吡咯、偶氮染料中的4-二甲氨基偶氮苯和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喹啉,均剂量相关地引起DNA股间交联.而相应类型的非致癌剂黄曲霉素B 2 、亚硝基二苯胺、4'-溴-4-二甲氨基偶氮苯和异喹啉,均不能引起此种交联.用DNA交联24h修复实验,首次提出测定DNA股间交联中、互补碱对交联比率的方法.证明:DNA非互补碱对交联被完全修复,但互补碱对间的交联则难以修复,而互补碱对交联的比率与其致癌强度相关.致突变谱数据证明:突变即点突变和移码变异都是由交联的互补碱对所指导.因此,双区理论是化学、内源物和物理致癌作用的合理机理.  相似文献   
24.
首先给出Murthys等在[SIAM J.Matrix Anal.Appl.22(2000)]中提出的公开问题的肯定回答,然后讨论了R0-矩阵和Q-矩阵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25.
戴乾圜  瞿波  钟儒刚  郑大威 《科学通报》1997,42(17):1901-1902
自从双区理论提出以来,多种有机致癌剂的结构和致癌活性的关系(QSCAN)得到了成功的理论解释和定量表征.据双区理论的原则设计开发的几种顺铂类似物也显示出具有高于顺铂和碳铂的抗癌活性.根据双区理论,化学致癌作用的关键步骤是具有双官能亲电活性中心的最终致癌剂与DNA互补碱基对的横向交联.这种交联产物及其结构特征对于深入探讨致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引人关注的问题.但因DNA横向交联的量很少,以致难以进行实验观察.本文采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 PM3对强力致癌剂苯并[a]芘(BaP)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最终致癌剂与DNA互补碱基对的横向交联产物进行了全几  相似文献   
26.
提出了实现气敏元件互补增强原理的一种新结构,即P-N型半导体组合气敏元件理论分析表明,该P-N型气敏元件也可实现灵敏度的倍增,同时还给出了元件实际设计应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27.
毫米波双极化网络研究姚德森,綦凌飞,毛钧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关键词双极化,毫米波网络充分利用目标回波的极化信息是近年来雷达工作者十分感兴趣的课题.利用目标散射的极化特征可实现目标识别;利用极化分集接收或是极化匹配接收可提高弱信号检测功能;利用双极化...  相似文献   
28.
本文将广义互补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方程组问题,然后建立了GCP问题的无约束优化问题的转化形式,对该优化问题,用两种步长下的阻尼高斯牛顿算法来求解,并给出了两种情况下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29.
双结构互补网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几年研究发现,互联网运作的数学模型,由原先正态分布的随机模型转变为幂次分布的无尺度模型。无尺度现象导致“带宽瓶颈”、“数字鸿沟”等问题。如何才能从爆炸式增长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中筛选主流资源?由此提出双结构联网思想:在保留TCP/IP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增添一种专门用于传播主流资源的次级结构。采用互联结构与播存结构并存,可以让主流资源通过卫星广播直达全国城乡,克服数字鸿沟,实现“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候享用适当的信息”的目标。  相似文献   
30.
测量了Pr3+∶Y2SiO5晶体的吸收谱, 标定了室温下Pr3+在Y2SiO5晶体4f2组态内的能级. 利用579 nm激光激发Pr3+∶Y2SiO5晶体, 观察到480~515 nm上转换荧光带. 运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谱技术测量了3P0能级的上转换荧光衰减曲线. 通过研究上转换荧光的衰减曲线、 吸收谱、 激发谱和上转换荧光强度与泵浦激光单脉冲能量的关系, 确定了以1D2为中间态的能量转移上转换主要是上转换机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