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7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明确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对其土壤蚯蚓数量(密度)及生物量时空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击法研究了云南省昆明市3种森林群落类型的土壤蚯蚓密度与生物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用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种森林类型的样地土壤理化环境与蚯蚓密度及生物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森林群落类型显著影响蚯蚓密度(P=0.001)和生物量(P=0.006),各森林群落类型下土壤蚯蚓密度与生物量的大小顺序分别为:云南松群落>桉树群落>疏林群落、云南松群落>疏林群落>桉树群落。②蚯蚓密度和生物量时间变化总体上表现为:9月>10月>11月。垂直分布表现为:桉树群落与云南松群落蚯蚓及生物量主要分布在≥5~10 cm土层,而疏林群落主要集中于0~5 cm土层。③桉树群落土壤温度、pH及水解氮与蚯蚓密度和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等与蚯蚓密度及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它们与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云南松群落和疏林群落下蚯蚓密度及生物量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等相关性不显著。【结论】3种森林群落类型中土壤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样地土壤理化环境(温度、水分、pH、土壤氮等)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
石棉县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管理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省石析县云南松人工林立木胸径与冠幅关系、高径生长过程的研究,探讨其理论密度、理论蓄积和适宜经营密度,编制了经营密度管理表,可供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参考。  相似文献   
23.
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危害习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危害过程中形成的坑道为依据,比较详尽地分析了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树内的活动、危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纵坑切梢小蠹对树梢的危害只能造成云南松树势衰弱及梢头局部受害;纵坑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树干是云南松最终受害致死的主要原因。②在春季,纵坑切梢小蠹出生率约70头,幼虫死亡率为50%。③对坑道散布面积的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胸径为6—7cm的云南松,其致死阈值约为纵坑切梢小蠹雌虫5头。  相似文献   
24.
干旱对云南易门县云南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干季(3~5月)对云南易门县三个样地(谷地、山腰和山脊)云南松的调查和实验分析,了解干旱条件下,不同的土壤水分和物理状况对云南松生长的影响.发现土壤是制约云南松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云南松针叶脯氨酸的含量可作为云南松抗旱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5.
云南纵坑切稍小蠹的发生,分布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从南到北三个地区纵坑切稍小蠹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关于该虫在云南的发生,危害,寄主植物和地理分布的基础信息,本文认为暖冬可能是纵坑切梢小蠹严重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6.
云南松是云南最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种群和个体多样性情况异常复杂,本文对云南松类型及性别偏趋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7.
云南松采种期与种子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期间7次在四川省西昌地区所采云南松种子的品质和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月上旬以后采集的种子比较成熟,出种率和发芽率高,抗逆性强,耐贮性好,活力高;2月上旬至3月上旬为西昌地区云南松种子最适宜的采种期;球果含水量可作为确定采种期的指标之一。在本研究的采种期内,种子中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8.
松属植物的松塔、松子壳药用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对云南省的松树资源进行药用开发,就松塔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以综合归纳.结果:日本白松松塔提取物是有效免疫促进剂;还发现松塔提取物的抗癌抗艾滋病作用很强.预示松塔提取物可能成为艾滋病的理想治疗剂.结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该植物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云南发生干旱,造成不同面积的云南松林受损.松针水势是反映松树体内水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松树水分代谢能力,与松树生长发育及抗逆程度密切相关,也是探索水分胁迫对树木抗性影响的主要参数之一.作者跟踪测定了旱季不同阶段云南松松针水势的日变化,检测了云南松树冠各层松针水势变化规律,研究了松针水势变化与光照、温度、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松针水势日变化总体呈白天低夜间高的基本格局,其在6—8时达到最高值,下午14时出现最低值.松针水势因松枝所在树冠高度略有不同,大体是随树冠高度层下降而升高.研究揭示,松针水势日变化受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与光照、温度呈负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松科乔松(Pinus griffithii McClelland)松塔的化学成分.方法:松塔的乙醇冷浸提取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萃取物.氯仿萃取物用正、反相色谱法,MCI、Pharmadex LH - 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醛(Ⅰ)、3,4-二羟基苯甲酸(Ⅱ)、β-胡萝卜苷(Ⅲ).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