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2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8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7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易家康 《世界科学》2005,(5):23-24,10
今年2月,参加英国埃克塞特举行的气候研讨会上的科学家发出警告。时光飞逝,情况窘迫。不断攀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和逐渐升高的气温将迅速促进潜在地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发展,而逆转恶化的气候则要耗时数百年乃至数百万年。  相似文献   
14.
向金属氯化物(Ⅰ)的水溶液中通入CO_2气体,以期制备相应的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在常温常压下,体系的△G>0,反应几乎是不可能的。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机溶剂(S),使生成的HCl即被萃取,可促进Ⅰ的继续转化。分析计算表明,S对HCl必须有很强的萃取能力,其K_萃须在10~5以上。研究了加入有机溶剂N_(235)前后,体系的热力学状态、函数及其变化。加入N_(235)后,K_萃值增大了5个数量级。考察了温度、时间和通气次数对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影响。根据反应的耦合原理和热力学分析,提出萃取剂选择的原则。结合实验数据的估算说明:溶剂萃取法由Ⅰ和CO_2制备碳酸盐的工艺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布雷顿循环中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CHE)的应用,对PCHE通道中的超临界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阐述了热侧运行参数和冷侧运行参数对换热的影响机制.考察了热侧流体温度、流线和湍动能的分布情况.评价了热侧■流、壁面■流和通道综合换热系数,建立了热侧换热关联式.计算结果表明:热侧压力提高、热侧进口温度下降、冷侧进口温度减小,均导致热侧换热增强.局部高湍动能是强化换热的原因.提高热侧参数可使通道的■耗散性更小.  相似文献   
16.
间歇搅拌釜中甲醇与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甲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二氧化碳与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是一条对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都具有吸收力的工艺路线。本文在间歇式反应器中筛选出镁粉作催化剂,测试了各种反应条件的影响,得出了适合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7.
油脂超临界萃取的分离方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及其工艺特点,并介绍利用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将油脂类化合物分离分析,对油脂中各种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测定。一般都必须经过衍生化,然后用GC-MS分离分析,但这种方法不能确定油脂母体与各种脂肪酸的连接关系。本文介绍利用CSFC仪,纯CO2流体,对油脂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能源与环境科学的前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水合物是一种由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在特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笼形结构的冰状固态物质’‘’。一个单位体积的气水合物分解后可释放出100~300倍于这个体积的气体“-‘’。气水合物发现于19世纪初,很长时间科学家的研究只局限在实验室对其进行结构、稳定性、生成与分解等纯科学方面’“。本世纪30年代,输气管线中发现有气水合物生成,这种物质严重影响了气体的正常输送,因此专家们的注意力转向了预报输气管线中气水化合物的生成和研究如何消除其堵塞管线的方法’‘’。本世纪50~60年代,前苏联学者认为地壳浅层沉积物存在有适合…  相似文献   
19.
大气压DBD甲烷二氧化碳转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使用催化剂,吸收剂的环境友好条件下,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加速电子及激励气体分子方法,将CH4和CO2气体激发、电离和离解成CH3,CH2,CH,H,CO,O,OH等活性粒子,并在非平衡等离子体反应器内重新组合,生成合成气、气态烃及含氧有机物醇、酸等有价值产物,甲烷的转化率高达60%以上,二氧化碳或氮气的加入使甲烷的转化率有明显提高,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气的最佳体积比为3/1.当甲烷体积分数为75%时,可得到H2/CO摩尔比为3的高质量的合成气,收集到的液体产物主要有醇、酸和水等.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零排放新思路设计,该设计具有高发电效率、温室气体零排放、回收利用二氧化碳以及使用环境友好的可再生循环二氧化碳吸收材料等优点.此外,还介绍了电池构件材料以及二氧化碳吸收材料的制备,最后测试了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最大体积吸收比可高达993倍,最佳吸收温度为700 ℃,同时可实现在800 ℃以上2 h内将所吸附的二氧化碳完全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