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3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目的观察来曲唑(Letrozole)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来曲唑(进口或国产)2.5mg,口服,1次/d。结果63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者62例,可评价不良反应者63例。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9例,占14.5%;稳定(SD)30例,占48.4%,其中SD≥6月10例,占16.1%,临床获益(CR+PR+SD≥6月)19例,占30.6%;病情进展(PD)23例,占37.1%。一线治疗9例,有效率44.4%,临床获益率66.7%。二线治疗19例,有效率10.5%,临床获益率36.8%。三线及以上治疗34例,有效率8.8%,临床获益率26.5%。骨、软组织和内脏转移有效率依次为13.3%、12.8%和11.9%。治疗中1例因变态反应停药,其余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来曲唑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药物不良反应轻,患者易于耐受,只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生物电阻抗法对乳腺癌进行早期检测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检测过程中由于角质层的高阻抗性使得目前广泛使用的表面电极产生很大的接触阻抗,造成测量误差,严重影响测量精度,是阻抗法进行乳腺癌早期诊断走向临床应用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文中将微机电系统微针电极作为测量电极应用于乳腺癌早期检测,采用介入微创模式测量生物电阻抗,针对不同的电极-皮肤接触模式、电极接触面积、瘤体浸润位置和瘤体大小等不同影响因素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微针电极采用微创介入式检测方法,跨越了角质层大幅降低了接触阻抗的影响,在乳腺癌早期检测中有较明显效果,能够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21例经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方案前后分别进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比较化疗前后乳腺肿块、局部腺体致密、结构扭曲、钙化等病灶变化情况,并对其疗效进行判定.结果 化疗后有11例肿块较前减小;5例患者局部腺体致密范围缩小,1例范围扩大;4例结构扭曲较前改善;10例钙化中有6例未发生改变,3例钙化数量减少,1例钙化数量增多.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可清晰显示乳腺癌病灶,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4.
乳腺癌在X光图像下的主要表现是肿块和微钙化点.传统的诊断方法一般假设从图像肿块和微钙化点中提取的特征是正确有效的,且采用监督分类器进行诊断.但在实际中,一方面不能完全保证所有被提取特征的正确性;另一方面,由于高昂的标记代价,导致大量样本无标记.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诊断方法.一方面,为了消除特征冗余和选择出对分类有用的判别特征,提出改进的代价敏感选择性集成法用于选择特征;另一方面,为了利用未标记样本信息,设计了一致性协同学习半监督分类器.在公共乳腺癌数据库DDSM上的实验表明,所设计的乳腺癌辅助诊断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85.
86.
通过噬菌体肽库技术, 研究能特异性结合并具有携带目的基因进入靶细胞能力的多肽. 以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为靶细胞, 与pC89噬菌体肽库共培养筛选出能特异性进入靶细胞的小肽噬菌体. Subtilisin被用于灭活未进入细胞的噬菌体, 进入细胞的特异性小肽噬菌体经细胞裂解、转化E. coli XLI-Blue得到扩增. 经5轮反复共培养, 富集得到能特异性进入乳腺癌细胞的小肽噬菌体. 以RGD-integrin binding噬菌体为对照, 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特异性小肽噬菌体与MDA-MB-231、其他乳腺癌细胞株以及实体瘤细胞株的亲和性. 测序并合成无噬菌体外壳蛋白的特异性多肽(CASPSGALRSC)以标记FITC; 同时为了解氨基酸序列排列对特异性的影响, 合成了调整氨基酸序列排列次序的多肽(CGSLSRAPSAC), 并检测其与人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 实验获得与MDA-MB-231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小肽噬菌体; 合成的无噬菌体外壳蛋白的多肽序列保持与MDA- MB-231细胞的特异性, 并且亲和性高于嵌合蛋白(RGD-integrin).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噬菌体肽库研究能结合或进入不同细胞的未知多肽的技术; 得到了一条能与MDA- MB-231高特异性结合的氨基酸多肽序列; 这种高特异性呈现氨基酸多肽序列高度依赖性; 该氨基酸多肽具有作为乳腺癌基因治疗高效靶向性载体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对4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带毛囊毛发线粒体DNA的编码区ATP基因(ATP6和ATP8)进行测序,对比45例正常人群线粒体DNA基因序列,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筛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突变位点,共检测到ATP基因突变位点25个,其中在ATP6亚基上共发现18个(72%)基因突变,其中8584G-A、8701A-G、8794C-T、...  相似文献   
88.
多药耐药型乳腺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HCl)敏感性下降,需要设计和制备一种实现抗癌药物增敏的给药体系.提出一种同时负载DOX·HCl和齐墩果酸(OA)的双给药聚乙二醇水凝胶体系.该体系基于具有亲水和疏水性的聚乙二醇水凝胶,实现DOX·HCl和OA的共包封和共释放.两种药物的释放通过氧-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醇修...  相似文献   
89.
针对朴素贝叶斯算法在处理不平衡数据时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类权重和属性值权重相结合的双重加权朴素贝叶斯算法.双重加权可降低算法的属性独立假设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提升少数类对分类过程的作用.乳腺癌患者复发率预测结果表明,双重加权朴素贝叶斯算法相对于传统的朴素贝叶斯算法、属性值加权的朴素贝叶斯、K最近邻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分...  相似文献   
90.
阿碧 《科学之友》2006,(7):74-74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医学教授塞德里克·加兰德博士指出,维生素D有抗癌功效,可降低人体罹患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的危险。研究还指出,多喝牛奶和适当晒太阳可以有效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从1966年以来,加兰德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回顾了63项各国关于维生素D和某些癌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