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09-Ⅱ浆状炸药是一种利用废火药作敏化剂和含能添加剂的浆状炸药,这类炸药爆轰感度较低。该文以实验为基础,研究了发泡条件与09-Ⅱ浆状炸药中敏化气泡数、爆轰感度之间的关系,这些条件包括发泡剂含量、发泡剂及交联剂的加入次序和发泡温度。文中提出了有利于提高这种浆状炸药爆轰感度的发泡条件是,(1)发泡剂含量为外加0.2%-0.3%;(2)泡剂与交联剂同时加入到炸药体系中;(3)发泡温度在45℃左右。  相似文献   
62.
在全面测试六种不同组成、不同比重的油包水乳化泥浆和两种基础油(2号柴油和Mentor 26矿物油)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流变参数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预测油包水乳化泥浆在高温高压下的表观粘度的数学模型。经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模型中温度常数A和压力常数B的绝对值,可直观地反映温度和压力对表观粘度的影响程度。该模型使用方便,并适于在生产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告了TNT-Na_2SO_3-CPC体系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拟定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炸药中TNT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采用仪器测定和感官捡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使用乳化发泡剂和没有使用乳化发泡剂蛋糕的物性,定量分析了各种发泡条件对蛋糕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新型乳化发泡剂后,蛋糕的比容增大,口感明显好于普通蛋糕,而且使用乳化发泡剂后蛋糕糊的搅拌时间可减少一半,存放时间受温度的影响小,可以制造质量比较稳定的优质蛋糕。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对许用炸药的燃烧倾向及引燃机理的分析,在提高炸药轰感度的基础上,采取在炸药组份中加抑制燃烧的添加剂的途径,使无梯2号煤矿许用粉状硝铵炸药的抗爆燃能力可与相同安全等级的铵梯许用炸药相媲美。  相似文献   
66.
测定了改性1105(G1105)和聚奥159(JO159)两种塑料粘结炸药柱的3种尺寸(d×l分别为10mm×20mm,20mm×30mm,30mm×40mm)在非限定条件下的热爆炸临界环境温度;计算了在Thomas边界条件下(0〈Bi〈∞),3种长径比圆柱的热爆炸临界判据,结果表明,使用由DSC分析出的热动力学数据可以很好地计算热稳定性较好的炸药柱的热爆炸临界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67.
09-Ⅱ浆状炸药是一种利用废火药作敏化剂和含能添加剂的浆状炸药,这类炸药爆轰感度较低。该文以实验为基础,研究了发泡条件与09-Ⅱ浆状炸药中敏化气泡数、爆轰感度之间的关系,这些条件包括发泡剂含量、发泡剂及交联剂的加入次序和发泡温度。文中提出了有利于提高这种浆状炸药爆轰感度的发泡条件是,(1)发泡剂含量为外加0.2%~0.3%;(2)泡剂与交联剂同时加入到炸药体系中;(3)发泡温度在45℃左右。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合理确定爆破参数的问题.它包括掏槽方式、炸药品种、炮孔长度,炮孔直径和爆破成本;同时给出了实用爆破参数  相似文献   
69.
为了合理确定液体燃料环氧丙烷爆炸抛散比药量及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用CCD像机记录了三种比药量下爆炸抛散过程,并从云雾成长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燃料浓度及云雾氧平衡两方面对三种比药量下的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讨论。运用数值方法对2个特定延迟时间点的爆炸场压力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压力峰值随距离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70.
在W /O乳化重油黏度变化影响因素系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掺水重油在乳化过程中黏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机械搅拌进行乳化的掺水重油 ,其黏度的变化与温度、掺水率、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等因素有关 ;在重油掺水机械搅拌乳化过程中影响黏度变化程度最大的因素是温度 ,其次是掺水率 ,然后是搅拌时间 ,影响程度最小的是搅拌速率 .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掺水率的增加黏度是逐渐增加的 ,二者对黏度的影响程度相当 (温度的影响略大于掺水率的影响 ) ;随搅拌速率的增大和搅拌时间的延长 ,掺水乳化重油的黏度也是呈增加的趋势 ,二者对黏度的影响程度也相当 (搅拌时间的影响略大于搅拌速率的影响 ) .表 5 ,参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