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6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广大乡村地区建立起基层政权,形成了一种单中心秩序。这种单中心秩序在人民公社时期得到了极大地强化。改革开放后,“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结构的确立,对单中心秩序带来了一定程度地冲击,但未能根本动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我国乡村治道需要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从单中心秩序走向多中心秩序,实现乡村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62.
周勇  杨永华 《广东科技》2012,(3):170+172-170,172
我国畜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规模化比重不断提高。但畜禽养殖仍然以“分散饲养”为主,千家万户养殖畜禽的生产习惯依然存在,并会在今后相当的时期内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63.
受建国后人民公社时期乡村治理国家一体化、现阶段社会转型加速和国家现代化战略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治理存在着乡村治理核心结构弱化、乡村人才缺乏、乡村治理结构服务功能滞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重点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来推进村民自治;其次,应根据城乡现代化进程的节奏,实现乡村制度的有序供给和创新;第三,应增强乡村治理结构服务乡村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乡村治理,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4.
李彬 《世界博览》2011,(21):68-69
在线交友网站成为解决法国农民感睛问题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和顺县委、县政府秉持“和民心、顺民意”的发展理念,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把解决乡村冬季取暖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经广大干部群众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绩.已经推广的吊炕和正在推广的农户地暖,很好地解决了乡村冬季取暖的问题,为全省乃至全国有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66.
龙军华 《科技信息》2011,(28):321-321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然后针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别从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社区参与、精品工程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7.
邹尚勇 《科技信息》2009,(23):I0361-I0361
茌平县广平乡位于茌平县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广平乡所欠债务较多,乡镇政府债务沉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因此有效化解乡镇债务,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成为摆在乡镇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68.
本文分析了我国聚落基本生境模式的形成依据及特征,并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形成这一模式的生态机制在于生态系统边缘地带的边际效应,我国聚落形成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地开发利用边缘地带的边际优势。  相似文献   
69.
乡村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地理学把乡村作为整体,从区域性、综合性的角度,研究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结构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 近年来,乡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乡村地理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主要有:乡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以集镇为中心的乡村居民点结构体系的改造和建设;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利用与保护;乡村经济发展模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70.
我国乡村旅蒋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旅游是可以实现旅游者、农民和乡村社区多赢的一种生态旅游方式,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考察多个国外的乡村旅游项目,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特色与不足,提出了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系统概念,并对乡村旅游对我国农村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了分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