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针对轴流泵直接抽取黄河泥沙水、橡胶下导轴承使用寿命严重缩短的问题,从改造技术供水结构入手,研究了技术供水临界压力,介绍了改造实践的效果及注意事项,为轴流泵改变使用环境和拓展使用范围做出了有力的论证.  相似文献   
32.
33.
油水界面不稳定是围油栏失效的主要原因.该文采用油水二维湍流模型,基于PLIC-VOF(Piecewise Linear Interface Construction-Volume of Fluid)方法模拟油水界面运动,以油水密度比值、水流流速、围油栏吃水深度和油的运动黏度为参数,研究了围油栏前压力梯度的变化及其对油水界面稳定性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围油栏前压力垂直结构直接决定了油水界面稳定性;临界压力梯度作为判断油水界面稳定性的标准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很有效的,但是由于没有考虑运动黏度的影响,当运动黏度小于0.15cm2s-1时,不能再运用临界压力梯度标准判断油水界面稳定性.  相似文献   
34.
弹性薄板屈曲的临界压力计算,在弹性力学中一般都是采用双三角级数解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工程中应用不方便.同时薄板的临界压力在很多情况下得不到准确的解析结果,所以求解薄板临界压力的近似解在工程设计中很有必要.加权残值法是求解微分方程近似解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技术领域.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得到有用的近似解,利用加权残值法与康脱洛维奇变分原理,以第二类切比雪夫多项式和三角函数作为试函数,求解矩形薄板在不同支承条件下屈曲时的临界压力.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方法计算简单,具有一定的精确度,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35.
压杆的欧拉荷载与临界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应是能使压杆轴线处于不稳定的直线平衡状态时的压力,而欧拉荷载则是由假设压杆轴线已经发生微弯,再根据平衡奈件反算出来的。所以,欧拉荷载不等于临界压力。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暖水瓶的导热途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瓶胆夹层气体临界压强的概念;给出了各种热损失的计算方法;并以常用的5号暖水瓶为例,对各种热损失及其在24小时内引起的温度降进行了定量计算;估价了它们各自对保温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基于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对两端任意线弹性支承的压杆用10个初参数,建立了其处于微弯曲平衡状态时统一的变形方程、静力平衡方程和物理方程。由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条件,导出了求解临界压力的特征方程。验证了在完全理想支承下计算临界压力的欧拉公式仅是本文导出公式的特例,同时以六个非完全理想支承的压杆为例,计算其长度因数。系统地解决了两端任意线弹性支承的压杆临界压力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38.
对细长压杆失稳问题中“微弯状态”进行讨论,用微弯压力值与临界压力值之差为轴向位移趋近于零的非零无穷小的观点解释微弯状态与直线状态的本质区别,在微弯状态下严格推导了临界压力值表达式和最大挠度的表达式,获得了微弯状态下的压力值参数与压杆两端截面形心间产生的轴向位移参数关系曲线和微弯状态下的压力值参数与最大挠度参数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39.
垂直上升光管内临界压力区水的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垂直上升光管内临界压力区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别在亚临界部分和超临界部分进行了传热机理分析,得到了垂直上升光管对流沸腾传热随压力,质量流速及热负荷变化的复杂关系,总结了发生传热恶化时的条件,预报了恶化趋势,并给出了能用于工程实际的传热试验关联式。试验结果表明:在亚临界部分中,当压力p/pc为0.98时,发生DNB传热恶化最为明显;在超临界部分中,压力越接近临界压力,传热恶化越剧烈。  相似文献   
40.
外压薄壁短圆筒临界失稳压力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外压薄壁容器来说,保证壳体的稳定性是能够正常操作的必要条件。故临界压力Per是判断外压薄壁容器失效的主要依据。通过模拟外压薄壁短圆筒的失稳实验,对不同规格的外压薄壁短圆筒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其失稳特征,以及影响Pcr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