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56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祥林嫂、子君、刘和珍是鲁迅笔下颇具代表的女性形象。这三位女性所处的时代、生活状况、斗争方式不同。笔者对以上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是逐步发展的,鲁迅的"女性观"是不断进步的。  相似文献   
42.
中国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源于儒家礼教中的"三从四德"、"男尊女卑"教条,而道教却提出"尊阴阳,等男女"的宝贵思想,对妇女抱有一种尊崇的态度老子哲学为道教尊重女性、提升女性意识,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道教的修炼成仙理论及道教戒律对妇女的保护,为妇女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实际的贡献.道教对妇女的尊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值得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43.
客家妇女"向不缠足",西方人士以此认为客家妇女是汉族妇女中最先得到解放的妇女,"于世界女人最无憾矣".国人也据此认为客家妇女确比外间妇女尊贵得多,幸福得多.笔者不敢苟同.本文试图解读客家妇女"向不缠足"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分析客家妇女所承受的苦痛与辛酸,说明"天足"习俗并非客家妇女解放的标志.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中国妇女》杂志创刊起直至1966年间刊发的服装类文章进行了分析,根据其内容划分出了“节约型”型、“节约一审美”并重型和“节约一功能与保存”并重型,并概括出了“厉行节约”的定义、方法和成因。  相似文献   
45.
本文根据历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宁夏各县妇女的职业结构,行业结构,就业结构及其变化,并分析了宁夏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的特殊性,旨在为其他学者作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
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备受关注,如何为受暴妇女提供有效的救助,一直是社会各界相关人士思考的问题。在查阅文献及实地考察家庭暴力庇护所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家庭暴力庇护所面临重重困境的主要原因,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家庭暴力庇护所的作用,不失为重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受暴妇女救助途径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7.
《科学大观园》2009,(11):24-24
青春期是一个妇女由幼女长成成年妇女的过度期,是女人一生中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她们的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很多是由性生理的成熟引起的,及时地、科学地对她们进行性教育,对于帮助她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健康地走进成年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8.
法经济学的探索者易凌,男,汉族,1960年出生,江西赣州人,博士、教授,法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宁波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主要研究方向:法经济学、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社会职务与荣誉中国法学会会员,浙江省法学会理事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浙江省"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宣讲团专家成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  相似文献   
49.
李萍 《科技信息》2007,(20):185-187
真正的男女平等在当今社会尚为实现,许多人认为女性是第二性,应屈从于男性。文章回顾中国妇女的血泪史,分析她们的生存现状,提出妇女要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表达了深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0.
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3月,现有教职工2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74%,其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1人,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3人,江苏省333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共6人,农业生物环境测控与保护技术团队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农业机械设计及理论团队为江苏大学科技创新培育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