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3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民族问题逐渐出现一种跨境、跨文化的转向,包括人类学者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均将其视野指向有形边界不断被模糊的族群,跨境民族的研究不仅探讨经济、宗教、习俗等维度,而在多学科工具和方法的影响下,从历时线索出发,分析跨境民族所含的丰富意义。基于此,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西南跨境民族文化及其变迁国际研讨会于2008年9月1~2日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举行。会议期间进行了多次大会发言和讨论,为中日两国学者提供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机会。  相似文献   
142.
蓝婷 《科技资讯》2014,(28):245-245
网络的出现可以被称为20世纪的信息革命,信息的发展用突飞猛。越南1997年11月正式接入全球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的越南互联网日益完善,提供的互联网服务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网民人数快速增加。网络的出现更是语言领域的一场新语言革命,其词汇更敏感反映出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因此,本文尝试浅析越南语网络词汇的分类和特点,促进中越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对国内的越南语教学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3.
布朗族是云南特有民族、跨境民族以及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普遍信奉民间信仰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布朗族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对西双版纳勐海边境地区中缅两国布朗族在宗教节庆、佛爷修行、跨国婚姻、边贸合作等方面交流互动的考察发现,布朗族边民之间频繁的跨国流动和宗教文化交流,一方面对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以及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给我国边疆的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全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加强中缅边境地区的宗教事务管理,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跨境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对维护边疆稳定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4.
2014年6月4日上午,中国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教授在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综合楼接待室会见泰国吉拉达(王宫)学校代表团,双方就两校合作及共建孔子课堂等多项合作事宜进行磋商并签订合作协议。吉拉达学校校长昂嘉·汶雅提蒂(郑安康)女士表明此次访问旨在促进吉拉达学校同广西民族大学达成友好合作关  相似文献   
145.
为研究川南地区古代青铜制作技术,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对四川盐源地区出土的8件铜钺进行了初步的科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铜钺有红铜、锡青铜、铅锡青铜三种材质.以锡青铜为主,舍金配比不理想.制作方式有铸造及热锻两种方式.另外通过器物类型学进行比较,认为该地区的青铜文化与巴蜀文化及滇文化都存在交流.  相似文献   
146.
略论汉藏教理院在促进汉藏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开设于四川省巴县(今划属重庆市)的“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以“沟通汉藏化,联络汉藏感情,发扬教义,巩固边陲”为主旨,在开办的近20年中,翻译出版了一系列汉藏佛教丛书,并成为沟通汉藏关系的一个重要渠道,为研究汉、藏佛教教理,沟通汉藏化,促进汉藏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7.
对校园手绘宣传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手绘系列宣传品在高校校园存在的价值,进而分析了校园手绘宣传品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指出了手绘宣传品是承载高校校园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媒介,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高校校园要加强文化建设,需要有特色高质量的手绘宣传品涌入校园。  相似文献   
148.
陈春梅 《河南科技》2012,(15):18-19
<正>公示语作为展现特定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迅猛发展而日益显示其重要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贸易博览会和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更让我国学术界感到公示语翻译规范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2005年第一次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的感召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中心的主持下,2006年北京市颁布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成为北京市公示语翻译的纲领性文件。此后,全国范围内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也纷纷面世。在此背景  相似文献   
149.
高慧 《科技信息》2009,(6):89-90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mber and culture. Numbe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r nationalities, numbers have different implic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From the expression of quantity, specific things and proportion, we can find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e.The focus is on "Mode Numbe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相似文献   
150.
2009年9月18—21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和日本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据点共同主办的“东亚文化交流——争鸣与共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越南等国家的9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研讨会共分为4场主题演讲、6场主题报告、7场分科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7篇,37名专家学者在各分科会上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