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4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91.
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密切关联,与语言形式流失相伴随的是文化存续岌岌可危的现状。经济活动、语言规划和政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语言生态环境,打破了语言生态的平衡,加大了语言流失的程度和速度。莫言的创作充满乡土味,作品中鲜活、真实、丰富的方言表达呈现了民俗文化,语言和人物、环境、历史间的和谐相融。他的创作启示人们,以方言文学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具有语言生态价值,能在语言生态的维护中起到积极作用,是语言生态改善实践中需要积极推进的领域。  相似文献   
992.
《科技智囊》2016,(4):24-31
正总书记在两会上的热词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分别参加上海、黑龙江、湖南、青海、解放军代表团审议,参加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讨论,同代表委员坦诚交流、共商国是,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备受国内外舆论好评和关注,聚  相似文献   
993.
黔东北地域是贵州阳明文化的重要传播地,早在明万历年间,部分学者对李渭心学的形成及影响进行了叙述。数百年来,关于黔东北地域阳明文化的研究始终延续着,取得了系列成果,特别是关于李渭心学思想研究和黔东北地域阳明文化传播的重要地位等,研究相对集中。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制约,相关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994.
从语音角度考察,攀枝花仁和方言内部一致性较强,城区语音内部没有差异(除了老派和新派外)。城区语音与乡镇语音相比,大部分差异不大,少部分有一定差异。乡镇方言的语音差异则主要是受周边地域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洛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洛嵩片,以洛阳老城区方言为代表.通过实地调查,对洛阳方言的声韵调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排列了洛阳方言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996.
重庆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是西南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方言歇后语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对重庆方言歇后语的探究,可以增加人们对方言魅力的感悟。  相似文献   
997.
洛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的洛嵩片,"嘞"在洛阳方言口语中使用非常广泛。其在句子中的功能有三项:语气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这三种用法中,其作语气词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其他两种用法。文章从其句法分布角度入手,对洛阳方言中"嘞"的三种用法进行分类描写,从而探讨其语法功能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近世是一个"过渡时代"。这体现在城市交通方面,即传统交通向新式交通的转变,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向集中的大众化公共交通转变。长期封禁之东北地区,因这一转变而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鲜明而剧烈的。近代东北城市中公共交通体系的建构,对民众生活的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推动了民众生活观念诸多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9.
作为清代八旗制度经济基础的旗地制度进入清代中叶以后开始走向崩溃.首先是一般旗地通过旗民交产等形式向私有土地转化;其次是皇庄和贵族王庄等被丁佃盗卖,直至清末民初被全部丈放.旗地制度的瓦解直接催生东北新兴地主经济的崛起,并为东北地区近代农业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所造成的语音上的借用一直受到普遍关注.通过对文山方言“先”字的两种不同调查研究,旨在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探讨社会因素与“先”字在口语中的两种不同读音的关系,分析这些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使用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