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1篇
系统科学   53篇
丛书文集   134篇
教育与普及   1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14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汉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是湖北省经济精华所在,同时也是污水大量排放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带,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汉江水量减少,流速减缓,水污染将更趋严重。通过分析提出,充分利用本地区湿地资源条件,并结合人工湿地,建立一套以农田为中心的,包括人工建造湿地、多级水塘、田间沟渠坑塘或基塘系统、湖滨湿地和河岸植被缓冲带等多种湿地在内的综合湿地系统,来达到防治水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人类活动对滦河源区湿地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考察滦河源区湿地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湿地围封区、轻度放牧区与重度放牧区,进行植被样地调查与采样、土壤调查与采样,并对上述样品做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围封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总盖度达90%以上,地上生物量(干)为250~350g·m-2,表土层土壤密度ρ=0.430g·cm-3,有机质质量含量w(有机质)=204.1g·kg-1;轻度放牧区植被类型单调,总盖度约为70%,地上生物量(干)为100~200g·m-2,ρ=0.670g·cm-3,w(有机质)=147.2g·kg-1;重度放牧区的植被类型较为单一,其植被总盖度多不足40%,地上生物量(干)不足120g·m-2,ρ=0.886g·cm-3,w(有机质)=45.1g·kg-1,表土层易溶盐质量含量w(易溶盐)=3.974g·kg-1,接近于强度盐化.提出了湿地利用与保护对策:改变传统的放牧模式,建立割草场,大力发展圈养畜牧业;发挥其区位优势,拓展坝上草原及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将自然环境、农牧业生产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以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3.
湿地生态安全评价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信息,我们仍然无法知晓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温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的变化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带来的影响,所以,建立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提供湿地生态安全信息,是进行温地生态安全管理、保证温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或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44.
王晓鸿  肖锡红 《江西科学》2003,21(3):222-225
鄱阳湖区有十分丰富的湿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温地之一。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重要资源,对振兴湖区经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鄱阳湖湿地资源特点,以生态经济战略为指导思想,着重探讨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资源的发展思路和措施等,提出了鄱阳湖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5.
洞庭湖湿地虉草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洞庭湖湿地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资源的调查,该地虉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蕴藏量大;同时对虉草进行了品质分析和鲜草饲喂试验,其结果表明,该资源营养丰富,鲜草饲喂黄牛、奶牛及羊喜食或食用,为综合开发利用虉草资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6.
腾格里沙漠东北缘末次冰期冰楔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的古冰缘现象研究中,冰楔假形(ice-wedge casts)因具有定量的古环境意义而倍受人们注意.自1957年裴文中在哈尔滨首次发现晚更新世古冰缘现象以来,在我国中纬度地带的华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以及西北地区发现了许多寒冷气候作用的冰楔假形证据.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在地处我国东西部过渡地区的腾格里沙漠发育冰楔假形的报道.近两年,我们在贺兰山地区考察时,发现了末次冰期发育的冰楔假形(图1),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47.
本文研究了东北小鲵的血细胞形态学特征及血液检验分析,并与大蟾蜍、蛇进行了比较.结果,东北小鲵的血细胞形态、数量均与大蟾蜍及蛇有较大差异,而血红蛋白含量和凝血时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8.
杭州湾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杭州湾湿地是华东重要湿地之一,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介绍杭州湾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指出当前杭州湾湿地保护中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环境污染、天然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建议加强湿地立法,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加快保护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49.
黄河中游湿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中游湿地是指从山西省禹门口到河南省和山东省交界处的东坝头黄河流域的所有湿地,晋豫陕等省已建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处.湿地类型包含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河漫滩湿地、沼泽湿地、草甸湿地等,总面积为48.03×104hm2.黄河中游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高等植物有110科405属936种,其中苔藓植物有13科17属27种;蕨类植物有11科12属20种;种子植物有85科376属889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83科374属887种);植被类型有52个群系.鸟类17目44科239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9种;湿地哺乳动物仅有2目2科3种;两栖类动物有2目5科14种;鱼类7目12科82种;其它动物589种.此外,还分析了黄河中游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0.
陕西省黄河湿地鹤类的越冬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陕西省黄河湿地越冬的灰鹤和丹顶鹤分布和数量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灰鹤从每年的11月迁入本区,翌年3月份离开,活动时间长达3个多月,数量较大,活动稳定.丹顶鹤于1月才在本区出现,为偶见冬候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