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水合硫酸氢钠催化合成α-呋喃丙烯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α-呋喃丙烯酸酯合成工艺中催化剂腐蚀性强和价格高等问题,该文以α-呋喃丙烯酸、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为原料,用NaHSO4·H2O为催化剂,合成了5种α-呋喃丙烯酸酯.研究了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获得了较佳反应条件,α-呋喃丙烯酸酯的收率在85.2%~95.0%之间.结果表明:NaHSO4·H2O是一种合成α-呋喃丙烯酸酯高效、方便、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可以重复利用的催化剂.目的产物结构经IR、1H NMR、元素分析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962.
乳状液在岩心中运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影响因素及运移规律,了解乳状液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利用长岩心作为模型进行驱替实验,研究了乳状液液滴粒径、液滴密度及运移速度对其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在孔喉中的宏观运移阻力是乳状液液滴对孔喉堵塞的累积结果.大液滴的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运移阻力明显大于小液滴的乳状液.注入速度对乳状液在岩心中运移阻力影响较大,在粒径孔径匹配的条件下,存在一个临界注入速度,在临界速度下乳液在岩心中才能形成明显的封堵.速度太低,乳状液破乳严重,乳状液变形通过孔喉的能力强不容易封堵孔喉;速度太高,乳状液液滴被分散破碎、粒径变小不容易封堵孔喉.  相似文献   
963.
964.
用稀释法和电导测定法求得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SDS) -正己醇 -烷烃 -水或水溶液组成的w/o型微乳的结构参数 ,醇从连续相转移到界面层的自由能变化△G0c→i和活化能△E ,研究了烷烃碳原子数、温度及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G0c→i与烷烃碳原子数n及ln△E与烷烃碳原子数n有如下线性关系          △G0c→i=- 5 .85 73 0 .36 87n          ln△E =12 .34 6 1- 0 .2 784n在 30~ 45℃温度范围 ,结构参数与温度及△G0c→i与温度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水核半径Rw 及颗粒有效半径Re 等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G0 c→i降低 ,微乳液稳定性降低 ;当NaCl溶液浓度为 0 .0 10mol·L-1时 ,体系的自由能ΔG0c→i降低较大、活化能△E最大 ,且所形成的水核半径Rw 及颗粒半径Re 也是最小的 ,微乳液体系最稳定 .  相似文献   
965.
烯烃基甘油醚磺酸盐 ( AGES)与甲基丙烯酸 ( MAA)或丙烯酸 ( AA)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 /丙烯酸丁酯 ( B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 .对乳胶粒大小、乳液的流体力学行为 ,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拉伸行为及耐水性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同时加入两种可聚单体 ,可获得含量高达 60 %的稳定无皂乳液 ,乳液为 Bingham流体 ,乳胶粒大小为 0 .4μm左右 ,所得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大 ,耐水性好 .  相似文献   
966.
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在微乳液体系中通过对Cd(Ⅱ)-PAN的光度分析,得到最佳增敏条件,结果表明,与水体系比较,该微液体系有较好的增敏和抗干扰作用,使测定条件更为简化。  相似文献   
967.
采用一次加料法和半连续滴加法制备了含氮聚硅氧烷(PHMS)/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酰胺(AM)复合聚合物乳液,探讨了乳液成核机理,考察了PHMS、AM用量、加料主试对乳液粒大小及其流变形的影响,发现该聚合机理以胶束成核为主,PHMS用量增加,乳液粘度,乳液粒子尺寸增大,AM用量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68.
醋酸乙烯酯微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乳液聚合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聚合方式.在以单体为分散相,水或其它介质(如烷烃)为连续相所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微乳液中,用不同方式引发聚合反应,可制得粒径极小(10nm~150nm)的高分子微乳胶.微乳液聚合反应速率快,制得的微乳胶均匀透明、稳定性高,生成的微乳胶粒细小均一、单分散性较好,合成的聚合物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在纳米材料、功能性微球、药物载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其研究工作十分活跃[1],但主要限于弱极性单体(如苯乙烯)微乳液聚合和水溶性单体(如丙烯酰胺)反…  相似文献   
969.
丁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酯光敏稀释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乙胺为催化剂、以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利用丁基缩水甘油醚和丙烯酸为两种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低气味、低刺激性的丁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酯光敏活性稀释剂,研究了反应温度,阻聚剂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其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合成反应条件是温度100~110℃,三乙胺质量分数为0.60%~0.80%,对羟基苯甲醚质量分数为0.20%~0.40%,实验表明所合成的丁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酯这种稀释剂能有效地稀释高黏度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  相似文献   
970.
以苯乙烯 (St)、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为主单体 ,丙烯醛 (AL)为功能单体进行了无皂乳液批量共聚合 .考察了功能单体浓度、引发剂过硫酸铵ATP浓度及聚合温度对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用Gamma积分函数拟合了转化率 -时间关系曲线 ,获得了聚合过程的重要特征参数如 :平均成核速率 (Nv) ,聚合最大速率(Mv)和平稳期平均聚合速率 (Av)及成核结束和聚合进入完成期对应的转化率 .同时对聚合速率与以上各聚合参数的关系数据进行了非线性拟合 ,得到了聚合速率与以上各单个聚合参数的关系式及综合关系式 .结果表明 :聚合速率随功能单体浓度、ATP浓度及聚合温度增大而增大 ,但增大幅度逐渐减小 ;聚合过程中ATP起决定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