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4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82.
用稀土氯化物与丁基膦酸二丁酯反应制备了标题络合物Ln(BBP)3(Ln=La,Eu,Yb),测量了络合物4 000~100 cm-1的红外光谱和1 500~100 cm-1的拉曼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和拉曼谱带进行了归属.指认151cm-1的红外吸收带为Ln—O键的伸缩振动带,1 138 cm-1的红外吸收和1 136 cm-1的拉曼谱带为PO2基团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带(aνsPO2),1 088 cm-1的红外吸收谱带为PO2基团的对称伸缩振动带(sνPO2).提出了络合物的每个稀土离子与邻近的三个稀土离子通过双—O—P(C4H9)(O C4H9)—O—桥相连接,形成“双桥二十四元环”多聚网络结构的假设模型.Ln—O键基本上为离子键.  相似文献   
83.
以L-酒石酸、异丁醇为原料合成了手性拆分试剂L-酒石酸异丁酯.考察了带水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对产品酯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好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在醇酸摩尔比为3∶1,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1 g,带水剂甲苯用量为60 mL的条件下,L-酒石酸异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9.4%.  相似文献   
84.
研究以冰乙酸和异丁醇为原料,膨润土负载硫酸高铈与浓硫酸为复合催化剂合成乙酸异丁酯.将膨润土酸化处理,通过采用酒精浸渍蒸发法制备出酸化膨润土负载硫酸高铈催化剂,并通过FTIR、SEM、BET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加以表征.研究表明:在100℃,醇酸比为1.12∶1,催化剂的用量1.5g,约为原料的11%,复合催化剂中的浓硫酸为4滴,约为0.2mL,反应时间为120min,酯化率最高可达88.9%.  相似文献   
85.
Ti(On-Bu)4/AlEt3-Et(Ind)2ZrCl2/MAO催化体系原位聚合制备LLDP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茂金属与MAO的复合物为乙烯原位聚合制备短链支化聚乙烯的共聚催化剂,以Ti(On-Bu)4/AlEt3为二聚催化剂组成双功能催化剂体系,该聚合体系具有高活性、分子量分布窄、结晶度低以及聚合物物性可调等优异特点。  相似文献   
86.
87.
<正> 2.4-滴丁酯为苯氧乙酸类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主要用于小麦、玉米、谷子、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田。可以有效地防除播娘蒿、藜、蓼芥菜、野油菜、苦真菜、苍耳、田旋花、马齿苋等阔叶类杂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新技术的普及,2.3-滴酯作为化除农药已在生产上逐步推广应用。如正确使用,对防治杂草、减轻劳动强度,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该药属激素类型制剂,不仅具有极强的选择性,而且对不同作物的使用浓度、使用时期土壤墒情、施药时气候状况等要求极为严格,稍有不慎,便会给生产上造成不应有的损  相似文献   
88.
利用颗粒状活性炭固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快速合成乳酸正丁酯。实验结果显示,当微波功率为300w,催化剂用量为0.8g,醇酸物质的量的经为3:1,反应时间仅为30min时,酯化率可达97.0%以上。另外,通过实验发现,微波辐射下,反应速率明显高于常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89.
丁酸梭菌A69具有明显的吸氢氢酶和放氢氢酶活力,它们是丁酸梭菌产氢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温度、pH、氧三方面对两种氢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在厌氧情况下,30℃,pH7.0左右两种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90.
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复配比例及质量分数对聚丙烯酸正丁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壳核乳胶粒径、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K12-Na)、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中,合成的ACR乳胶粒子粒径依次增大,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苯聚氧乙烯醚(OP-10)复配使用时,随着非离子乳化剂OP-10质量分数的增加,ACR乳液聚合各阶段乳胶粒子粒径均相应增大,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ACR粒子的粒径都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粒径大小分布加宽,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降低,PVC/ACR共混物的透光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