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用作图方法确定角钢“打张”的角度,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62.
一种角钢节点的自动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节点处相连接的杆件按功能面进行划分,对每一个功能面根据其杆件的布置情况确定节点板的形状,将节点上所有节点板根据所在功能面的重要程度进行剪裁和组装,完成节点设计。  相似文献   
63.
基于Q460高强角钢两端偏心受压试验,给出了高强角钢截面残余应力分布和初始几何缺陷,并结合多种设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讨论和比较,对高强角钢两端偏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杆塔结构设计采用《美国输电铁塔设计导则》(ASCEIO-1997)、《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I/T5154-2002)和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进行设计是偏保守的。基于平行轴为准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有效长细比,并选用a类截面柱子曲线,而提出实用设计公式,建议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4.
通过19个角钢埋入混凝土试件的抗拔破坏试验,分析了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研究了在轴拉荷载作用下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粘度应力分布情况,得出辅助锚固对角钢的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给出角钢最小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5.
针对角钢穿水冷却过程,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角铜穿水冷却过程温度场的预报模型;研究了角钢穿水冷却过程中的热边界条件,进行了穿水冷却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自然冷却、净水穿水冷却和浊环水穿水冷却工艺的冷却效果,得到了角铜浊环水穿水冷却为最佳控制冷冷却方案,且浊环水穿水冷却工艺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对于揭示角钢穿水冷却的规律、开发角钢穿水冷却装置和冷却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探讨了一种新型高延性角钢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在普通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延性角钢连接节点,该新型节点将与梁相连的角钢分肢上的螺栓圆孔扩大成长圆孔.通过有限元分析,对采用常规圆孔的普通角钢节点和采用不同扩孔尺寸的一系列新型角钢节点在转动能力、延性、滞回曲线、耗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扩孔后的新型节点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7.
本文讨论了用2个蝶式孔型轧制角钠的最少蝶式孔型系统;开发了凸平底蝶式切分孔型并研究分析了其变形规律和计算变形量的回归方程;按等宽度设计的切分孔型具有切分对称性好、轧制负荷小等优点。设计的№2.5~4角钢孔型已稳定地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68.
本文在试验基础上,分析角钢连接件工作机理和破坏形态,导出抗剪承载力公式.试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建议在组合桁架等格构式组合结构中采用.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轧制过程相似理论为依据,在实验室轧钢机上模拟研究了用2~3个蝶式孔型轧制角钢的变形规律并归纳出轧制工艺要点,以及建立了计算变形量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已经过NO.2.5~7角钢孔型设计的实践检验,证明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生产实际证实:采用2~3个蝶式孔型的孔型系统能实现稳定轧制并获得NO.2.5~7用钢。由最少蝶式孔型组成的孔型系统具有简化轧辊车削、节约轧辊和容易调整等优点。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不同加固截面形式、初始负载大小对铁塔轴压角钢焊接加固后受力性能的影响,选择了方形和L形两种加固截面形式,在4档不同初始负载下进行了焊接加固角钢的轴压单调加载静力试验,得到了焊接加固后角钢的荷载位移曲线、极限稳定承载力和破坏模式.针对试验试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考虑焊接间接热力耦合方法的数值模拟计算.对比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加固截面破坏模式为整体弯曲失稳;相对于方形加固截面试件,L形加固截面试件对于热输入的影响更加敏感,延性较差;当初始负载名义应力比不超过0.3时,可以忽略初始负载大小对加固后角钢轴压构件极限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