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应用多普勒频移分析了舰载机进近下滑时的运动规律,证明在匀速下滑时,由多普勒变化率为零的条件即能得出比例导引律;证明了在等比减速下滑时相邻多普勒变化率是近似相等的.然后,基于舰载机进近下滑是一个减速运动的事实,提出了在运动平台上实时探测舰载机进近下滑角和下滑速度的工程方案.与现有的多站测量方式不同,通过利用测向所引入的角度,由多普勒频移方程即可在位置参数未知时直接导出求解舰载机速度矢量的解析式.误差分析表明,如能使航母的速度测量误差均方根小于0.1 m/s,则速度测量误差就能小于0.1 m/s.  相似文献   
32.
仪表着陆系统的全数字仿真是飞行检验仿真系统的基础.在分析仪表着陆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仪表着陆系统发射机、天馈系统和机载接收机、仪表显示的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GUIDE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环境开发了仪表着陆系统仿真的GUI界面.为复杂电磁环境下仪表着陆系统的效能评估和飞行检验仿真系统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3.
航空航天返回过程的轻质能量吸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精确控制的多种高孔隙率泡沫铝作为轻质能量吸收器,解决航空航天器返回地面及空降、空投着陆瞬间人员和装备的冲击过载问题.研究了轻质能量吸收器在航空航天返回和空降、空投应用中的阻尼减振和能量吸收性能.建立了带轻质能量吸收器的着陆系统与地面撞击的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动态仿真软件MSC.Dytran进行了仿真计算.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件的冲击试验,并将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利用高孔隙率泡沫铝作为轻质能量吸收器可以一次降低返回载荷着陆动载超过30g,并可获得较长的塑性变形延时时间以平稳吸收返回载荷冲击能量,从而有效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34.
无人机自主精确着陆控制律设计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无人机对理想着陆轨迹精确跟踪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分开考虑,从精确输出跟踪和鲁棒性两个角度综合自主着陆控制律.针对着陆过程中动态方程的非最小相位特性,利用在线稳定逆产生用于着陆轨迹精确跟踪的前馈输入和状态参考轨迹.将建模误差等不确定性和外干扰看成为广义干扰,利用一个构造性的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其进行观测.在干扰观测器的基础上设计滑模控制器对状态参考轨迹跟踪的误差系统进行鲁棒镇定.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自主着陆控制律能精确跟踪理想着陆轨迹,并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35.
无人机自主着陆系统设计是实现大型无人机自主着陆的关键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米波仪表着陆技术体制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半实物仿真系统,用于设计和验证无人机着陆引导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相关性能指标,替代工程研制的实际试飞,避免承担风险和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无人机自主着陆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包括分米波仪表着陆系统地面和机载设备模拟器、无线电高度表模拟器和激光测高仪模拟器、无人机数学模型仿真机和飞行控制仿真机以及仿真主控计算机等。实现了对无人机自主着陆全过程的仿真试验,仿真数据可作为研制无人机着陆引导实物系统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6.
基于模型化设计的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是利用准确的电磁散射算法模型来建立机场复杂环境的散射体模型库,通过不同特性散射体(几何尺寸、物理特性等)调用各自有效的算法模型的方法,实现了进近着陆系统开阔场多径效应仿真,并结合IPO算法模型对停靠飞机的多径效应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基于模型化设计的进近着陆系统的多径效应仿真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美国西部时间5月25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26日7时53分),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按照计划,“凤凰”号着陆后将展开为期3个月的火星地面探测。它将利用先进的挖掘臂深挖火星地表,寻找可能埋于地下的冰,帮助科学家了解这里是否曾经存在适宜生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8.
《前沿科学》2013,(4):91-93
16个月前,“好奇”号火星车在盖尔陨坑着陆,那时它的目标是在火星上寻找40亿年前适合居住的地方。该任务已经完成,而现在大量新发现将其使命指向了新的方向:寻找古生命的痕迹。拥有400名成员的强大的“好奇”号科学团队的负责人称,近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的其最近发现。  相似文献   
39.
孙铭 《少儿科技》2008,(Z1):12-13
你能让鸡蛋安全着陆吗?从四楼落到一楼,鸡蛋必须要完好无损。是不是很有点难度啊?今天,我就要迎难而上,把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40.
科技兴粮,会因什么而架空?是什么造成了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缺失?全球粮食危机面前,我们靠什么才能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生存问题?高产量当然是种出来的,可是需要谁来种?怎么种?这些种的条件如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