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99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946篇
系统科学   711篇
丛书文集   911篇
教育与普及   89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4篇
现状及发展   148篇
综合类   21631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735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556篇
  2014年   1200篇
  2013年   1072篇
  2012年   1315篇
  2011年   1390篇
  2010年   1361篇
  2009年   1431篇
  2008年   1539篇
  2007年   1584篇
  2006年   1123篇
  2005年   1018篇
  2004年   959篇
  2003年   1025篇
  2002年   968篇
  2001年   937篇
  2000年   622篇
  1999年   462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81.
主要探讨了从大规模的数据库中提取多层次的关联规则的方法,并结合一个实例介绍了提取层次关联规则的一种算法。  相似文献   
8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从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构成、防治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对计算机用户的日常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樊仲贤 《甘肃科技》2005,21(10):164-164,168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不断增加,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成因和养护,谈一些处理措施,仅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4.
《辽宁科技参考》2005,(5):24-24
一、转变政府职能。创设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 金州区把“科教兴区”摆到发展经济的首要位置,成立了山区长任组长的科教必区领导小组,全区把科技投入作为各级财政的战略重点,并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科技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85.
修泽雷 《自然杂志》2002,24(3):161-168
笔者在前三篇文章内[2 - 4] ,主要根据简单性、序次性、周期性、稳定性等项要求 ,完成了本模型的推导工作 ,本文将对模型的整体性与和谐性进行分析 ,看一看在周期表内是否存在不可解释的矛盾 ,是否显示十分和谐的关系 .  相似文献   
86.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层阻尼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VD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界面层的C-f/Al金属基复合材料,获得了一种界面层阻尼功能设计的新方法. 研究发现具有特殊界面层的C-f/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阻尼性能比无界面层时都有明显增加,并且不同界面层的效果不同. 碳层对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提高效果最大,硅层的提高效果不如碳层,碳硅混合层的效果居中. 涂层的厚度也影响了阻尼提高的效果,较厚的碳层效果更好,这是由于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尼应变振幅效应而产生的. 研究认为发生在界面层的微滑移是其主要的阻尼机制.  相似文献   
87.
氧化物和盐类在载体表面的自发单层分散及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相似文献   
88.
分析和讨论了一种新型角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该传感器是根据流动电热效应,直接将角加速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和其它形式的角加速度传感器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9.
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与创新在企业成长中存在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知识的载体是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人,没有人力资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身是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  相似文献   
90.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