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4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系统科学   94篇
丛书文集   93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9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3473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本从西藏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实施行政许可,发挥政府职能,重视西藏在跨越式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努力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2.
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鲀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和光合细菌结合使用对暗尾东方鲀养殖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对暗尾东方鲀也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25 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2个数量级,70 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3个数量级;25 d后对照组COD为6.45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的COD分别为4.66、4.46、4.38 mg/L;25 d后对照组NH3-N为0.53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38、0.35、0.34 mg/L;90 d后对照组NH3-N为0.52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25、0.23、0.22 mg/L;25 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014、0.012、0.010 mg/L,90 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的硫化物分别为0.009、0.008、0.007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7.6%、7.4%;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分别比对照组平均净增长12、17、15 g.  相似文献   
103.
荆马河、废黄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纳工业废水为主的荆马河和纳生活污水为主的废黄河底泥重金属进行地累积指数污染评价、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污染成因和底泥重金属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荆马河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明显重于废黄河,重金属的来源不同,但其相关性相似,针对不同成因,对两河重金属污染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4.
With the aid of the Remote Sensing (R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ology, the ecosystem pattern and fragility distribution maps of the 50-km-wide zone along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were compiled and by using the superimposition method, range, area and indexes of the impact of various engineering activities on the ecosystems alongside the railway were studied. By making reference to the ecosystem recovery process of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mechanisms of recovery of the alpine ecosystems alongside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were studied and extents and rates of the recovery were predic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pact of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on the Alpine ecosystem depends mainly on how much the original surface soil in the zone has been disturbed and how fragile of the ecosystem per se. Restora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species abundance shows a significantly reverse relationship with disturbance of the original surface soil but an extremely positive one with the length of the restoration period and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annual mean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period and no obvious bearings with altitude and temperature. In sections with an annual precipitation over 200mm, as long as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original soil is left in situ, it takes only 30 years or so for biodiversity to get basically restored to the original level after the construction is completed but at least 45-60 years or more for vegetation coverage.  相似文献   
105.
长江三角洲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建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全面评价了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常熟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该市农业生态环境总体上处于较好状态,有利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6.
济南市南部山区采石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济南南部山区废弃地现状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在生态恢复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了采石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途径与模式.指出应以植被重建为恢复目标,重点是改良基质,选择耐旱、耐瘠、速生、生物量大的灌木与草本为先锋植物种类,并结合当地条件,种植不同特性的植物.  相似文献   
107.
重庆市2002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分别将计算出的生物资源(农产品)和能源消耗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进行均衡化处理,并用生物生产面积乘以产量因子,均衡化后得到重庆市的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重庆市生态经济系统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减少生态承载力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8.
城市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演变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城市化是急剧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壤的服务功能经历明显的转变,即从维系植物生长的功能为主转变为滞留、转化和净化污染的功能为主,因此,城市土壤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并起着保护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土壤在功能转变的过程中,土壤质量也发生重要的转变,这些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等方面。巨大的人为影响致使城市土壤的退化比较明显。物理退化方面主要体现在由于压实导致容重增加、水分入渗速率降低,从而使降雨时地表径流系数增加、非点源污染负荷升高,对城市水体污染产生明显的影响;化学退化方面主要体现在土壤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含量显著增加,这一方面使土壤对生物健康直接影响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使土壤的吸附容量接近饱和丽导致污染物的移动性提高,从而具有较高的释放潜力。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过程不闭合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土壤是养分和污染物末端固定者,因而城市土壤是一个人为的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垒”(barrier)。建设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需要闭合开放状态的物质循环链条,这必然需要科学的城市土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9.
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劣的生态环境已成为21世纪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阐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提出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0.
Bioremediation: A review of applications and problems to be resolved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his review article describ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bioremediation processes including: goals of bioremediation and the optim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required; inoc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co?metabolism; bioavailability and its improvement; biological evolution and its utilization;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bioremediation processes; identification of bioremediation effectiveness and ecological remediation and its key elements. The current progress in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s is summarize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s also exa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