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技术(Volume Contrast Imaging-C plane,VCI-C)与MRI两种影像学方法在评估胎儿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价值.方法对小脑蚓部发育正常组胎儿30例和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组胎儿14例分别行VCI-C及MRI检查,测量胎儿小脑蚓部的高度、前后径和面积;测量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rainstem-vermis angle,BV角)、脑干-小脑幕夹角(brainstem-tentorium angle,BT角),采用配对t检验评估两种影像手段的一致性.结果 VCI-C技术与MRI两种方法在测量正常对照组胎儿小脑蚓部的高度、前后径和面积及BV角、BT角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两种影像学方法在测量正常对照组胎儿小脑蚓部的高度、前后径和面积及BV角、BT角方面具有一致性;VCI-C技术与MRI两种方法测量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组胎儿小脑蚓部的高度、前后径和面积及BV角、BT角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两种影像学方法在测量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组胎儿小脑蚓部的高度、前后径和面积及BV角、BT角方面具有一致性.结论两种方法在评估胎儿小脑蚓部发育不良方面具有一致性,VCI-C技术可作为产前诊断与鉴别诊断胎儿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2.
针对碳酸盐岩基质酸化产能常规计算方法未能考虑酸蚀蚓孔数量和酸蚀蚓孔渗流特性影响这一问题,开展了 考虑蚓孔的碳酸盐岩酸化产能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径向蚓孔生长理论模型和蚓孔区等效渗透率模型,建立了考虑蚓 孔的碳酸盐岩酸化产能计算新模型。由室内碳酸盐岩岩芯15% 盐酸驱替实验结果,优选了最优的注酸速度及蚓孔突 破时酸液注入的孔隙体积倍数,计算了有效主蚓孔的长度和直径、蚓孔区等效渗透率和酸化产能,结果表明新模型计 算的产能与真实定压求产的产能相当,为碳酸盐岩酸化产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43.
碳酸盐岩储层酸化、酸压改造中会形成酸蚀蚓孔,蚓孔扩展规律决定储层改造效果,孔隙空间分布对蚓孔扩展影响较大,很多学者进行了酸蚀蚓孔扩展数值模拟研究,都使用人工生成的随机孔隙度空间分布;其分布与真实的孔隙分布有较大差异,特别是有孔洞存在时。基于普光气田岩心真实孔隙空间分布,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酸蚀蚓孔扩展规律研究。首先通过岩心CT扫描获取岩心孔隙空间分布,用于蚓孔扩展数值模拟;然后建立双尺度蚓孔扩展数学、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和岩心的实际孔隙空间分布进行了蚓孔扩展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真实孔隙分布下和人工合成孔隙度分布下的酸蚀蚓孔扩展规律。还研究了普光气田岩心注入速度与蚓孔突破孔隙体积倍数间的关系,优化了注入速度及对应的孔隙体积倍数,分析了孔隙度和孔隙空间分布与蚓孔形态和突破孔隙体积倍数间的关系,该研究为普光气田酸化或酸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蚯蚓与重金属污染治理及蚓粪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蚯蚓作为一种十分有益的腐殖性土壤动物 ,在土壤生态系统腐屑食物网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探讨了蚯蚓能够通过生态链的放大作用富集重金属元素 ,在重金属污染区的土壤改造和生态恢复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并可以作为重金属污染区污染程度的监测生物 .进而提出了蚯蚓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蚓粪所具有的重要生态和经济利用价值 .并论述了国内外目前在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  相似文献   
45.
5 种动物LDH 和SOD 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SOD和LDH同工酶在一块凝胶板上同时显色的方法,电泳分析鲫鱼、肥螈、黑斑蛙、中华鳖和北草晰的心、肺、肌和皮4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LDH 和SOD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LDH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但SOD组织特异性不明显。在LDH和SOD同工酶图谱上较难表现动物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46.
作者从1988—1991年先后对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草坪蚯蚓分布、种类和数量增长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9种蚯蚓,属2科、2属.推导出大面积运动场草坪蚯蚓增长模型和理论方程,为驱除草坪土壤中蚯蚓提供了依据.筛选出X88—Ⅰ驱蚓药,草坪驱蚓率平均86.3%以上.  相似文献   
47.
贵州疣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脾脏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贵州疣螈的核型,结果表明: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124,第6、7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2对是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9对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形染色体对,本文还对已知近缘种进行了核型比较。  相似文献   
48.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0、2.5、5、10、15 mg·kg~(-1))的氨磺乐灵对蚯蚓体内抗氧化酶(SOD、CAT、GSH-ST)活性和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21天后,蚯蚓体内的SOD、CAT、GSH-ST活性均随着氨磺乐灵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其中,在2.5 mg·kg~(-1)组中,三种酶活均显著高于其他组;三种酶的基因表达均在低氨磺乐灵的组上调,而在高氨磺乐灵的组下调,三种酶的基因表达在5 mg·kg~(-1)组明显上调(p0.01),CAT和GST在高浓度组(15 mg·kg~(-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和p0.05).研究表明:蚯蚓体内的SOD、CAT和GSH-ST活性和相应基因表达对氨磺乐灵的土壤污染响应敏感,可以将其作为监测氨磺乐灵土壤生态毒性效应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9.
地产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lide)与已被证实有确切溶栓药效的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为同科动物,但其溶栓作用未见报道.本文对参环毛蚓、鲜赤子爱胜蚓及鲜赤子爱胜蚓的不同部位溶栓作用进行了比较,证实地产鲜赤子爱胜蚓的溶栓作用优于参环毛蚓,并筛选出地产鲜赤子爱胜蚓最佳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50.
采用急性毒性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豆迪安溶液处理的赤子爱胜蚓半致死浓度(LC50);用测定酶海挂方法检测了中毒后蚯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豆迪安对赤子爱胜蚓48h LC50为51.220mg/L.与对照组比较,豆迪安药物对动物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