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文章从萧伯纳剧作的思想和艺术入手,主要分析了萧伯纳在中国现代文坛名声斐然,但作品在中国影响却远不如易卜生、也不如后起之秀奥尼尔的现象,指出萧伯纳创作戏剧的目的并不是着眼于作品是否能够流芳百世,而是致力于现时社会的改造。  相似文献   
12.
新文学史上,杜威、罗素、泰戈尔、萧伯纳相继来华讲演、游历,带来了他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但在一个“革命”高于一切的年代,国人对他们的接受多停留在实用层面,能够形成学理互动与对话者寥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战争状态下的非常态现实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可以并且能够以一种冷静的心态从多维、复合的视角来追寻他们的来华轨迹、作品及影像,考察其思想与当下文学的对接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