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何静  尤聚霞 《广东科技》2008,(23):14-17
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省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广东省比内地的其他兄弟省区更早体会到了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也比内地的其他兄弟省区更早体会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等社会发展战略的及时性和重要性。因此,广东科技事业的“主旋律”从来没有离开过“创新”这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2.
郑彭年 《科学》1989,41(4):302-304,287
  相似文献   
103.
当前,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而学术风气的好坏.不仅对我们能否建成创新型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重大影响。科技事业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崇高事业,崇高的道德修养是从事科技事业的必须前提。实施科技创新活动要依靠科技人才,对于人才的评定需要有一个标准,首先要从思想道德上来衡量。其次才从对社会的贡献来考核。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要在实际工作中作实践“八荣八耻”的表率。要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04.
《科学》2007,59(5):F0002-F0002
王淦昌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核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王淦昌先生也是《科学》杂志的名誉编委,为纪念王淦昌先生百年诞辰,本刊特选登部分照片,以此缅怀这位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5.
科技专项拨款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用于支持企业科技事业发展的政府专项基金,是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重大科研项目等进行的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开封市加快实施科教兴汴和开放引进战略,按照“以人为本,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在省科技厅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开封市科技事业比较优势,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在开封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十五”期间,鹤壁市科技局党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鹤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8.
《知识就是力量》是在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第一个春天创刊的。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主席就深刻地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949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提出:“科学界要努力发展科学研究,普及科学技术,为粉碎帝国主义的封锁,建设美好幸福的新中国作出贡献。”1950年8月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1953年4月,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协会工作领导的指示》。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十分需要发展科学技术。全国政协在共和国成立前夕制定的共同纲领,全国人大1954年9月通过的宪法,都提出…  相似文献   
109.
《今日科技》2006,(3):68-68
“十五”期间.洞头县科技事业紧紧围绕建设“海上花园”、“海洋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实施“科技兴海”工程.取得了较大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0.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进入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科技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通过不断的科技、技术创新,使农业科技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科技贡献率得到不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