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88篇
教育与普及   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37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由于我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学思想史的兴起还是晚近的事物,所以这一学科目前仍然面对一些尚未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例如何渭文学思想史?文学思想史从发生学上是如何产生的?文学思想史与社会政治思想史、哲学思想史以及文学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一旦按游牧民族的兴趣与要求去发展,一种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学形式便产生了。这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词的产生,就是体现这一规律的典范表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从其起步伊始,就先天发育不良。它不仅没有自己独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同时也缺乏文学自然进化的历史传承关系。学术研究是研究主体的个体自由行为,学术思想的多元化是学术研究繁荣昌盛的根本保障。强调研究过程与成果的形式规范仍是枝节,有价值的问题还是首要的,如果借规范以巩固、强化话语权力,最终形成了学术研究的外强中干局面,则有害于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许敏 《科技信息》2006,(10):452
巴尔蒂斯在现代主义、抽象画风盛行的二十世纪,坚持古典的具象画风,这和他本人所处人文环境、自身经历及个人爱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的绘画风格深受文学、东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一种超越时间之上的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存在方式是指文学赖以存在的整体结构。通过对文学创作活动(事件)、文学接受活动(事件)的现象学描述,建构了文学的存在方式———文学存在的四维整体结构和文学存在之主体间的交流结构,后两者共同组建着文学的存在整体。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知识分子民间立场、民间文化形态、民间审美形态、民间隐形结构等一系列学术范畴的建立,突破了文学史叙述在知识分子/政治意识形态、传统/现代等二元结构上的局限,拓展了文学研究的多维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7.
现代派文学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然而它的出现不是突如其来的。从现代文学派的美丑观念、英雄观念和战争观念看,现代派文学有时代发展的足迹,它是从文学史上审美观念继承、发展、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作为一个术语还是一门学科,“文学批评史”都是舶来品,这导致了西方文学观念、批评方法和书写体例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编撰的决定性影响。已有的批评史著作和教材,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分体史,大体上是以西释中,在西方文论的理论框架内排比中国文论的材料。这就潜伏着危机:中西文化观念的异质性使得阐释深入不下去,众多论著在同一层次上作重复研究。有学者说,“如果我们还承认批评(本身)是文学经验的触角,并将之看作是一种与探索文学经验有关的、既表现思想又体现乐趣的活动,那么批评史就不应仅仅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编年史或者罗列批评家及其经典著作与言论的‘光荣榜’。”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俄罗斯文学在叙事结构上往往遵循的是封闭型的叙事框架,新俄罗斯文学时期这一传统的叙事结构被打破,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开放性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20.
建构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 《泰山学院学报》2007,29(4):114-117
全纳教育是21世纪国际教育的新思潮,体现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理想境界。借鉴全纳教育的人权观、平等观、民主观、学习观、课程教学观等先进教育理念,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