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3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Er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纳米晶ZrO2(CaO)∶Er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Er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同时观测到Er3+离子的上转换发射.讨论了上转换发射的跃迁机制,976 nm激发下的上转换过程是双光子过程.荧光强度与掺Er3+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用378nm荧光激发,分别测量了Er3+不同浓度800℃煅烧样品的发射谱,掺Er3+浓度达0.6%(摩尔分数)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92.
室温条件下,以金(I) 配合物为催化剂,在乙醇溶剂中通过“一锅法”有效地催化取代β-硝基苯乙烯、芳香伯胺和1,3-二羰基化合物以63% ~ 82%收率合成多取代吡咯衍生物。产物的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确证,其中化合物1-(1-(4-溴苯基)-2-甲基-4-苯基-1H-吡咯-3-基)乙酮的结构经X 射线单晶衍射进一步确认。该方法具有合成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高选择性等优点,是一种合成多取代吡咯衍生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3.
在LaAlO3(100)基片上,利用激光脉冲沉积(PLD)制备了不同Nb掺杂浓度的高质量锐钛矿TiO2(Ti1-xNbxO2)薄膜,考察了不同掺杂浓度(不同载流子浓度)对薄膜磁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掺杂的薄膜都具有室温铁磁性,且在低掺杂区(x<1%),薄膜的磁性随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进入高掺杂区(1%室温铁磁性。  相似文献   
94.
无磁性掺杂HfO2薄膜的室温弱铁磁性是2004年发现的一种不能用传统固体铁磁理论释的奇特磁现.本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气中制备和后退火HfOx薄膜样品,对比研究气对其室温弱铁磁性的影响.物析表明,室温沉积在蓝石衬底上的HfOx薄膜为部晶的单斜多晶薄膜,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氧失配.室温磁性测量果显示HfOx〈2多晶薄膜具有典型的弱铁磁性磁化曲,且饱和磁矩具有各异性.对比实验果表明,缺氧气(纯氩或氩氮混合气)中沉积薄膜的和磁矩略大于富氧气(氩氧混合气)中沉积薄膜的和磁矩.缺氧气(纯氮和高真空)中后退火处理后,薄膜饱和磁矩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纯氧气中后退火处理后,薄膜和磁矩大幅减小.沉积和后退火气中氧含量的高低对薄膜和磁矩的显影响表明氧空位是HfOx〈2薄膜弱铁磁性的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分别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和直接加热分解法制备电极材料氧化铅粉末,并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了氧化铅固体PH电极,电极响应的线性范围为2-13pH,响应灵敏度为-643.3mV/pH,具有Nernst响应,响应时间在1分钟以下,电极对常见离子有很好的选择性,电极在使用前无需活化。  相似文献   
96.
α-萘乙酸(NAA)和吲哚-3-乙酸(IAA)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光谱相互重叠,但最大发射峰不同,本文据此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同时测定NAA和IAA的新方法。NAA和IAA的线性范围均为0.18~1.8m g/L;检出限分别为:0.14m g/L,0.13m g/L。NAA和IAA的燐光寿命分别为0.9697m s和0.4252m s。该法可用于合成样和水样等实际样的测定,回收率在93%~109%之间。  相似文献   
97.
钢铁工件室温除油剂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立安  魏治 《江西科学》1998,16(1):6-11
除油是钢铁工件表面处理最为常见的工序。目前我国对金属表面的除油,一般是在中温(50℃ ̄70℃)条件下进行的。本研究通过筛选配方,对钢铁工件的除油,可以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综述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TiAl合金室温脆性的解决办法,对其制备和加工的新工艺进行分类评述,并从基础理论研究、制备与加工新技术、等方面指出其今后的研究与开发动向。  相似文献   
99.
合成了四元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丙烯酸)。通过DSC和GPC分析了共聚物的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经二乙氨基乙醇(DEAE)中和的共聚物加水调制得微乳液。利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微乳液及其室温交联体系的流变行为,测定了剪切应力(τ)剪切速率(D)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乳液的流动指数n近似于1,属牛顿流体;其交联体系则属非牛顿流体,并具有触变性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经NaAc处理的滤纸为基质,建立了测定痕量硫代尿嘧啶的纸基质室温磷光法。研究发现硫代尿嘧啶适宜在碱性条件下产生磷光发射,重原子对它的微扰作用很不显著。而经NaAc浸泡过的滤纸上获得的磷光信号较其它无机盐处理的滤纸显著增强。本文对影响室温磷光(RTP)发射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选定的适宜条件下,其它如胞嘧啶、尿嘧啶、5-碘尿嘧啶等均不产生RTP发射。实验表明,硫代尿嘧啶的线性范围为5×10~(-6)~5×10~(-4)mol/L,绝对检出限为0.26ng/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