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8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波函数实在论作为波函数的其中一种语义解读,被看作为量子力学语境下高维位形空间的波场。该波场面临两大难题:宏观客体难题与经验上的不相关性威胁。物理哲学家们就这些难题指明出路:走向波函数反实在论、走向结构实在论与走向量子场论等。最后在综合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走向语境论的波函数实在论是最优出路,它能蕴含语境实在论更广博的说服力与集多种语义解释优势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2.
2011年12月12-13日,由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四川大学生物材料研究中心主办,由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暨科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及目的论的视角入手对拉图尔的关系主义的本质进行探析,进而试图阐明拉图尔关系主义的生成过程及机制,并对其关系主义进行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4.
尽管随着二十世纪中叶“解释学转向”与“修辞学转向”的到来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渗透,语义学与语用学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核心,但是语形学作为其载体也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从20世纪反实在论的角度对语形学的内涵、主题、原则、路径及其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探究,从而揭示了20世纪以来反实在论甚至整个科学哲学语言分析方法演变的历史进程、趋势定位和理性重建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5.
从某种意义上讲,20世纪初的“语言学转向”实质上也就是“语形学转向”。这是因为,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主要是把形式句法的规范性同经验性联系起来,将科学哲学研究引向经验基底的句法层面,因此,从“语形学转向”的形成、本质特征及其意义等方面对语形学进行详尽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预示其未来发展的研究趋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6.
随着社会建构主义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社会建构主义本身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有人认为社会建构主义在方法论上是相对主义的,但库克拉认为社会建构主义也可以形成共识;有人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反实在论,库克拉则认为社会建构主义也有自己的实在论;有人认为社会建构主义具有主观主义倾向,而库克拉认为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的解释循环和非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7.
炎炎夏日,暑气逼人。但具有避暑胜地之称的温州雁荡山,却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伴随这丝丝凉意,“第十一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也于2003年8月18至22日如期而至。正如人们在评价上一届全国科学哲学会议的成功时,认为“十”是圆满的标志一样,此次的“十一”也意味着中国科学哲学事业的新的开端,我们正是站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哲学系、温州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山西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科学技  相似文献   
108.
保卫实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存在是自然辩证法的认识论基础。后现代哲学和后现代科学哲学否定客观实在的认识论纲领,引起站在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立场上的科学家的愤怒,也使一些科学哲学家重新思考实在在认识论上的基础地位。本文主张,否认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实在,必钭导致以主观的文化取向取代科学独立地位的严重后果。这是历史的倒退。  相似文献   
109.
建构实在论:文化际学科际潮流下的当代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实在论:文化际学科际潮流下的当代科学哲学吴向红1994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一次规格颇高的讨论维也纳学派及当代科学哲学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第三天上午,5位来自3个不同国家的学者,同时出现在主席台上,作了关于一种新型科学哲学学说──建构实在论(C...  相似文献   
11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及伦理冲突。通过对网络空间大量冲突和实例的详尽分析,斯皮内洛在借鉴莱斯格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突出了技术和道德在网络秩序建构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性地构建了其技术实在论网络伦理观,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网络问题及冲突的合理有效解决提供了提纲挈领的指导,对我国建设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