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32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贫乏的现状,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黄河相机补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南水北调工程与黄河水沙资源综合利用South—to—NorthWaterTransferProjectand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WaterandsandResourcesoftheYellowRiver¥//田园(华北...  相似文献   
83.
开凿两沙,沙谌运河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认为开凿从长江沙市港至汉江沙洋港运河,沟通长江和汉江两大河流,开凿沙洋至谌家矶的沙谌运河,既和三峡工程完工后自重庆至上海直通10000t级船队的航运配套,缩短250km航程,又可通过分期过洪,根本解除长江中游平原的水患威胁,还是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向汉江下游补偿水量的工程之一,效益巨大,应尽快实施。  相似文献   
84.
华北地区缺水严重,根本解决途径在于南水北调.目前拟供水区地下水逐年下降,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供水紧张已成为制约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沿线的地质地貌、土质岩性,调水水源的水质状况,调水后的生态环境,以及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引汉调水不但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旨在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水库及南阳段干渠调水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和水质状况,为中线工程调水水质保护和工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于2014年7月-2015年5月分别在中线工程取水口陶岔坝上下游6个监测站进行5次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研究.结果显示,共监测到浮游藻类9门44科94属357种(含变种),指示藻类8门21科32属42种(含变种),通水前为β-中污带,调水后为寡污带,调水后硅藻比例明显增加;浮游动物4门32科38属46种;调水后香农-威勒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呈现调水后先降低后增加.丹江口水库及南阳段干渠的水质达到Ⅰ类水质标准(总氮指标除外).综合评价水源区水体稳定,为β-中营养型,符合中线工程调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86.
朱洪生  余松辉  李昕  姚津 《河南科技》2013,(14):198-19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为解决华北地区太行山前地带大中城市(尤其是北京、天津)日趋严重的缺水状况而规划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总干渠在河南境内自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沿已建成的8km渠道延伸,在伏牛山南麓山前岗垅与平原相间的地带,向东北行进,经南阳过白河后跨江淮分水岭方城垭口入淮河流域。经宝丰、禹州、新郑西,在郑州西北孤柏咀处穿越黄河。然后沿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漳河结束,全长731km。总干渠沿线局部地段地质灾害比较发育,干渠建设将引起地质环境的变化,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或加剧现有地质灾害,干渠本身还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或治理措施,对干渠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工程盾构施工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大埋深、高外水压力、长线路、大直径等施工特点及其相应的技术难题.经过在施工实践中的创新与实践,在泥浆配置技术、掘削面稳定控制技术、突破规范的壁后注浆技术、高外水压力条件下的盾构施工防渗技术、端头地层加固技术、大埋深/高外水压力下的带压进舱技术、盾构掘进姿态控制技术、精密的长距离竖井联系测量技术、长距离泥水输送技术、大坡度盾构掘进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与进展,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穿黄盾构工程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相关工程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8.
一、概述南水北调中线某分水口门至M市区供水管线工程为南水北调面上配套工程,起始点位于南水北调总干渠某分水口门出口,  相似文献   
89.
南水北调工程倒虹吸结构三维节理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南水北调工程倒虹吸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 .通常 ,在工程实际中大多采用平面的力学模型 ,三维的力学模型由于其复杂性而很少被用于工程实际 .因此 ,为了使模型接近实际情况 ,采用了三维有限元 ,但结构的材料与周围土层的性质相差较大 ,有可能在其接触面上产生错动滑移或开裂 .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本文提出采用特殊的接触面单元 ,建立倒虹吸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的三维节理元模型 .  相似文献   
90.
声音     
《科学世界》2012,(11):94-94
@微聚焦【晨露——豆娘特写】摄影师David Chambon拍摄于法国东部的Doubs的自然保护区。@ Dreamingsleeper:小家伙,你在拍科幻片么?@ QIQI的移动城堡:大自然赋予我们无限的美丽。@晓婷:像是镶钻了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