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0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志琪教授     
张志琪教授,男,汉族,生于1958年12月,陕西省绥德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同时考取本校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1984年12月获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4年在西北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2.
邓小平非常强调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治党、治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若干标准;在对国内外历史发展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以历史经验为基础,形成了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防‘左’反右”的论断。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发展”为什么应该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说明了党只有紧紧把握这个“第一要务”,才能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造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认识和理性思考党所面临的执政新考验,高度重视执政党自身的建设问题,不断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在建国初期,特别是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始终把执政党的建设工作列入经常的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端正党风,严肃党纪,密切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保持了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25.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党必须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党;党必须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完善执政方略,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党必须珍惜和培育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在执政实践中,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既要坚持又要完善,在推进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时既要加快又要全面,使党成为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民造福的执政党;党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在党的自身建设上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提高执政能力,使党成为政治坚定、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26.
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富有时代价值的幸福思想。研究和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幸福思想对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世界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毛泽东和李达十分重视对党史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毛泽东1942年所写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和李达1951年所写的《怎样学习党史?》,对于党史学习的原因与意义、态度及方法、主体和对象等问题进行了阐释,深刻地体现了他们的党史学习观。  相似文献   
2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大形势下形成的凝聚全国抗日力量的一个政治、军事联合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统一战线的主导力量,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战思想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统战思想的理论精华充分地吸收,并结合了抗战的实际,从一定层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抗日时期政治生态的本质认识,以及政治实践的能力,对日后的政治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盐工学人     
刘平成教授,1965年12月生于江苏东台,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毕业于盐城工学院建材机械专业并留校任教,2007年在武汉理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盐城工学院机械电气类科技服务平台主任、粉体制备工艺与装备开发研究团队负责人。是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水泥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30.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始,与三民主义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始终伴随的重要理论课题,三民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无从回避的对象。随着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政治实践中的角力,马克思主义对待三民主义经过了接纳、否定、吸收、超越的几个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从实践与理论上对三民主义的利用、吸收、改造中使得马克思主义走上中国化的道路并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