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960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利用一元回归分析和偏回归分析,探讨了滇西北地区温、热带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温带植物多样性的高值主要出现在研究区域北部,而热带植物多样性则未呈现明显的纬度趋势.热带植物比重高值主要出现在研究区域南部,而温带植物比重高值主要出现在北部.生境异质性对温带植物多样性的解释率明显高于对热带植物多样性的解释率.这意味着,生境异质性对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植物的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气候因子对温、热带植物比重的解释率明显高于对温、热植物多样性的解释率.相比气候因子与温、热带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气候因子与温、热带植物比重之间关系可能更能反映滇西北地区温、热带植物的生态位保守性.  相似文献   
10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1):113-118
选取河南省五所地方高校的52个科研团队进行问卷调查,从知识共享的角度,探索创新氛围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团队创新氛围既直接影响团队创新绩效,又通过知识共享间接影响团队创新绩效,因而,知识共享在团队创新氛围影响团队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用。本研究的发现,为高校管理部门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绩效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干预路径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特殊的气候条件引发的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城市规划是政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从城市规划角度预防及控制气候变化带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作出一定的规划响应,对于提升寒地城市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寒地城市为例,分析了地域气候特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结合城乡人口空间分布、土地利用、交通系统与公共空间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挑战,从提升社会治理韧性与人居环境韧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寒地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划响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4.
105.
通过对长春市环境气候观测资料分析 ,揭示了长春市环境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分布 ,不同性质地面环境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及长春城市热岛强度的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长春城市建设规模及其特殊的地面物理性质 ,对气候环境已产生较明显的影响 ,年、季环境温度分布都以市中心温度为高 ,向郊区逐渐降低 ,存在着明显的城市“热岛”现象 ;而且长春城市热岛强度的年、季变化与我国北方城市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6.
应用统计降尺度方法SDSM,耦合GCMs和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分析黄河卢氏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SWAT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卢氏流域的径流过程.不同排放情景下,流域年平均流量均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总体减小的趋势;A2情景下,2046—2065年和2081—2100年的流量较基准期分别减少33.6%和30.8%,流量减少主要集中在7—10月,10月减幅最大;B1情景下,分别减少52.3%和29.9%,也主要集中在7—10月,9月减幅最大;丰水期流量的减少幅度大于枯水期.中上游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径流减少幅度较大,中下游减少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7.
利用英国East Anglia大学CRU高分辨率地面温度格点资料和EOF, REOF及线性趋势等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面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近百年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空间一致性是高原气温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高原气温在空间分布上还存在东西、南北反相结构.利用方差最大化旋转可将高原气温变化分为高原中部区、西部区、北部区、南部区及东部区.近百年来高原气温处于上升通道,气候倾向率约为0.07?C/10 a,经历了四次冷暖交替的时期:1901?1930年为冷期;1931?1950年为暖期,气温显著升高;1950年开始一直到1980年前后,高原气温总体变化比较平稳;而从1980年至今,高原的气温都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高原气温的变化主要以准60年周期为主,同时还有30年准周期振荡,存在多个突变点.高原各个区域近百年来气温都处于上升状态,青藏高原中部区气候倾向率达0.065?C/10 a,西部区上升趋势最显著,气候倾向率达0.128?C/10 a,北部区为0.108?/10 a,南部区为0.015?/10 a,东部区为0.022?C/10 a,且大部分区域都通过α=0.01的信度检验.各区域有不同的温度变化特征,中部区和北部区相似,而东部区正负交替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108.
109.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of 10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 1971 to 2000 and the 0.25°×0.25° grid data from 1951 to 2100 simulated by RegCM3 under the future A1B climatic scenario published by National Climate Center,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mand of climatic condition for maize growth in Northeast China.The trajectory of agricultural climatic resources an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variety distribution and 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spring maize in Northeast China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were analyzed.The main agro-climatic resource factors include:the initial dat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stably passing 10℃(≥10℃),the first frost date,the days of growing period,the ≥10℃ accumulated temperature,and the total radi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growing peri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in the coming 100 years,the first date of ≥10℃ would be significantly advanced,and the first frost date would be delayed.The days of growing period would be extended,the ≥10℃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the total radiation would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However,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in precipitation.(2) Due to the climate change,the early-maturing varieties will be gradually replaced by late-maturing varieties in Northeast China,and the planting boundaries of several maize varieties would be extended northward and eastward.(3) There would be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maize in Northeast China with the high-value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northeast.(4) It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maize by appropriate adjustment of sowing date.  相似文献   
110.
员工创新活动是组织创新的核心要素,组织创新气氛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而组织创新气氛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是研究的重点,在分析组织创新气氛和创新行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认为员工目标取向对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同时,剖析现实背景,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另一假设,认为员工心理资本在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