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67篇
教育与普及   1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189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热变形造成的奥氏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将影响到热变形奥氏体在随后冷却过程中的相变.依据热模拟试验结果,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量和变形后高温停留影响相变过程的微观物理本质,认为变形促进热变形奥氏体的相变,提出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后高温停留时间对热变形奥氏体转变过程没有直接联系,但可以通过对再结晶过程的控制影响相变过程.再结晶虽然可能细化了晶粒,但大量消耗了热变形奥氏体中的晶体缺陷,其结果是迟滞了相变过程.  相似文献   
32.
描绘了胆固醇型结石形成过程中胆固醇结晶的生化图景。着重从相变动力学的角度对过饱和胆汁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能的结晶机制。通过简化的模型.,给出了结晶推动力,并绘制了可能的C-X图。△Gs,△Gn,△Gnuc的提出可能促进促、抗成核因子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影响(Ba1-xSrx)TiO3陶瓷材料介电特性的诸因素,从温度依赖、频率响应两个方面,对BST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进行了研究.在进行频率特性的测试中,选取x=0.35的BST、材料,即(Ba0.65Sr0.35)TiO3,测得不同晶粒度下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在进行温度特性的测试中,测量了不同晶粒度的BST材料介电常数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并绘制了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34.
相变储热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变储热技术是利用低品位能源 ,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综述了可用于建筑节能的相变储热材料和相变储热技术 ,并提出了这一技术领域内近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激光诱发巴基管向金刚石的相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石由于其超高的硬度,已逐渐成为切削、抗磨等方面的首选材料.C_(60)发现后,已有利用冲击法将其转变成金刚石的报道,巴基管与C_(60)结构上类似,但它相对于C_(60)来讲,成本低、容易大量生产,因此更有可能进入工程应用.目前,利用巴基管作为衬底,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已生长出良好的金刚石薄膜,并使金刚石的成核和生长速率大为提高.同时,巴基管在高温高压下合成金刚石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本文以球墨铸铁为基体,以巴基管为涂层,通过激光熔凝和后续热处理的方法,在铁-碳合金体系中获得了微米尺寸的金刚石晶粒.  相似文献   
36.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u-Ti合金较低温度时效的胞状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时效胞状反应经历了调幅分解、有序化等过渡过程.过饱和固溶体先通过调幅机理分解为贫、富溶质区,然后富溶质区发生有序化,形成亚稳有序相Cu4Ti(Dla型),最后发生胞状反应,亚稳有序相转变为同成分的斜方晶系平衡相,基体贫化为极稀浓度固溶体.低温时效胞状组织或者由调幅组织直接析出形成,或者通过调幅组织中亚稳相的粗化和平衡相的重组来形成,后者不同于经典的胞状反应.  相似文献   
37.
高温高压下碱性橄榄玄武岩的P波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震波反演是认识地球深部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近年来高温高压波速就位测量的实验技术得到了发展,所能达到的压力已很高,但仍然缺乏作为反演基础的地球深部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波速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数据。笔者选择蛇纹石化碱性橄榄玄武岩,在2.0~5.0GPa和温度达1500℃范围内测量了P波速度,探讨了温度、压力、相变及其蛇纹石脱水对P波速度的影响,发现在熔融前存在声软化效应,并分析了声软化效应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38.
近十几年中发展起来的纳米固体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质和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可能性而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热稳定性是材料的一项重要性质,在针对纳米材料热稳定性所进行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例如,发现不少纳米材料的热分析特性曲线上存在一个放热峰。但是,对于此放热峰的起因尚存有异议,有的认为是因晶粒长大而引起,而有的则归结于应力释放和界面原子的弛豫,他们在所研究的样品中都没有发现此  相似文献   
39.
杨德林 Dimit.  C 《河南科学》1996,14(2):144-147
研究了掺Nb浓度为0.15的KTN晶体中^181Ta和^93Nb的核磁共振信号的线宽和(积分)强度对温度的依赖性。通过两种核的信息分析,我们观察到在120K-230K之间晶体发生二次相变,而且发现两种核的共振线的展宽起源是不同的。我们也把^181Ta的信号与两种标定纯的KTaO3晶体的相应信号作了比较,发现“消除”效应都存在。  相似文献   
40.
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电阻测量研究高温时效对Cu—Zn—Al—Mn合金相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刚制备的试样在第一次升温的DSC测量发现在130℃附近有一个放热峰,该峰可能与正交晶系的9R贝氏体形成之前溶质原子(Zn)产生析出有关。经高温时效后,大约在265℃附近发现了与9R贝氏体成核并且迅速大在有关的放热峰,并得到电阻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