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7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41.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酸雨腐蚀对大理岩单轴压缩特性的影响.将大理岩岩样浸泡在封闭的模拟酸雨溶液中,在浸泡时间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改变酸雨溶液的pH;在pH相同的条件下,改变酸雨溶液的温度.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的酸雨溶液电导率、反应后浸泡溶液的钙离子浓度,分析pH和温度变化对大理岩与酸雨溶液之间化学反应的影响.将浸泡后的大理岩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模拟酸雨对大理岩单轴抗压强度和破坏方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酸雨溶液中浸泡后,大理岩破坏时的脆性程度减弱;室温时,随着浸泡溶液的pH降低,大理岩和酸雨溶液反应更加充分,大理岩单轴抗压强度降低;但当温度为80℃时,大理岩单轴抗压强度随着pH的降低反而明显增大;随着酸雨溶液温度的增加,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反应达到稳定的时间缩短,短期内单轴抗压强度比室温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2.
以温室大棚内的小白菜为试供作物, 通过配制不同pH值的混合型酸雨溶液, 分别以不同喷淋方式模拟酸雨喷淋实验. 结果表明: 酸性较强的酸雨抑制
小白菜中营养物质的形成; 弱酸性酸雨促进小白菜中营养物质的形成; 在不同喷淋方式中, 单次喷淋量越多、 喷淋时间间隔越长, 对小白菜营养品质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43.
根据河池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05~2010年的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分析河池市近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河池市酸雨的变化趋势总体下降明显,降雨的pH值3.28~8.60,酸雨发生频率为50.1%.河池市的酸雨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SO42-离子占总量的大部分,其次NO3-离子含量也较高.河池市工业和能源消耗大量煤炭...  相似文献   
44.
太原地区近15年降水pH值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西省观象台太原基准站1995—2009年的酸雨观测资料,统计了近15年来降水酸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包括年均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的变化。分析了酸雨逐年、逐月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太原市酸雨呈逐年曲折式上升趋势,具有春季2、3月份与秋季9月份pH值明显偏低的季节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45.
徐刚  李心清  吕迎春  陈颖军  黄代宽 《科学通报》2009,54(17):2568-2573
低分子有机酸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化学成分, 对酸雨的形成有重要的贡献. 西南地区是酸雨污染重灾区, 2006年4月到2007年4月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贵阳市和尚重镇大气降水中的7种低分子有机酸. 实验结果表明: 两地大气降水中, 甲酸、乙酸和草酸是最主要的有机酸, 贵阳市其雨量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4.24, 9.35和2.79 μmol/L, 而尚重镇则分别为4.95, 1.35和2.31 μmol/L. 尚重镇大气降水中低分子有机酸生长季节浓度高于非生长季节浓度, 说明植物或土壤的释放可能是尚重镇大气有机酸的主要来源; 与之相反, 贵阳市大气降水中有机酸非生长季节浓度高于生长季节浓度, 可能与该地区冬季降水次数少, 每次雨量小以及降水同时易伴随颗粒物沉降有关. 贵阳市有机酸对自由酸贡献分别为: 甲酸?7.9%, 乙酸?4.7%, 草酸?6.1%, 3种主要有机酸贡献了18.7%的自由酸; 尚重镇分别为: 甲酸?25.1%, 乙酸?7.5%, 草酸?25.5%, 有机酸对自由酸贡献为58.1%. 贵阳市降水中有机酸根占阴离子总和的1.7%~19.2%, 平均值为6.6%. 尚重镇降水中有机酸根对总阴离子的贡献为0.5%~92.2%, 平均贡献为13.2%. 由此可见, 低分子有机酸, 尤其是边远地区, 对大气降水酸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6.
昆明酸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明市13a的酸雨资料及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酸雨频率有前期较少后期呈上升的趋势,汛期期间酸雨频率较高,9月最高,干季较低;强酸雨频率与酸雨基本一致,日酸雨次数夜间多于白天,最少次数出现在19时,SO2含量在超前7h时对酸雨有指示作用,年酸雨和强酸雨与温度、湿度、雾日、霜日和风等要素相关较好;而月酸雨和强酸雨均与雷暴日数呈正相关;极端酸雨的出现与空气中酸性物质的堆积有关,在酸雨出现之前有持续时间较长的连续无雨日或强降水.  相似文献   
47.
在欧洲和北关都实行了严厉的法规,以减少那些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气体排放,而这些气体中的头号罪魁就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法规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们对大型热电厂和矿物燃料排放的烟气进行了处理,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因此明显减少。正当科学家们为及时拉响了污染的警报而庆幸时,可这些看似很好的解决办法居然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8.
王金霞  张晓平 《科技信息》2009,(31):I0378-I0378,I0171
利用济南观测站五年(2004~2008年)酸雨观测数据统计分析其年、季、月酸雨的平均pH值、酸雨出现次数及频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酸雨次数呈现增加趋势,年降水量越少酸雨出现次数越多,且在近两年呈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9.
沈丽 《科技资讯》2009,(16):141-141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本论文对空气中的SO2自动监测和手动监测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际的酸雨监测实例分析了空气中SO2的监测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酸雨的预报方法和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对于加强空气中SO2的监测及酸雨的抑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0.
罗伯特·安格斯·史密斯是19世纪著名的化学家和环境学家,他担任了英国中央碱督察局第一任首席督察官,填补了督察局检查程序和工作风格的空白,提出"最佳实用方法"进行盐酸减排,强调督察员与碱业制造商的良好关系,以化学技术和咨询手段管控制碱业,有效减少有毒气体盐酸的排放,平衡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此外,史密斯还发现并命名了"酸雨",指出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的巨大危害,利用化学方法分析降水成分,对化学气候学做出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