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综合类   5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力的平衡原理及变形协调条件,在Euler梁和Timoshenko梁理论基础上,分别建立3种钢-混凝土组合梁动力学模型,通过推导相应动力学方程,编制计算分析程序,计算组合梁模型的弯曲振动频率、振型以及在各种动力荷载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并与ANSYS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各种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讨论界面滑移、竖向掀起及剪切变形对组合连续梁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界面滑移和剪切变形影响时,组合梁自振频率明显降低,动力响应显著增大,而是否考虑竖向掀起对组合梁自振频率和动力响应均无明显影响;综合考虑3种因素影响的组合连续梁模型所得结果与ANSYS分析结果最符合,并能较好地模拟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92.
连续梁桥的日照温差效应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不可忽视。为了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效应问题,本文在某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对箱梁结构进行了现场的24小时温度观测。然后,结合实测的温度应力值,与采用各国桥梁规范中5种不同的温度梯度模式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值进行对比,得出有益于温度效应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苏洋大桥进行了支座更换和梁体复位施工。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梁体位移和梁体应力(应变)进行实时监控,苏洋大桥的支座更换和梁体复位施工安全得到保证,工程施工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通过对大桥维修加固后的桥梁线形进行测量,证明了大桥的支座更换和梁体复位施工完成了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94.
李勇 《科技资讯》2013,(5):66-69
结合某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浇筑施工的成功实践,详细阐述了托架搭设与预压、永久支座安装工艺、临时支座墩梁固结、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定位、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施工。  相似文献   
95.
PC连续梁桥常采用悬臂浇注的方法施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节段施工的周期会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影响成桥后梁体的徐变效应。本文结合一座铁路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探讨了悬臂施工节段的施工周期对连续梁桥成桥后徐变效应的影响,得出对于连续梁施工具有参考意义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96.
连续梁桥以其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整体性能好等优点,在我国的城市和公路桥梁中分布极为广泛.橡胶支座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结构被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连续梁桥抗震设计中.长联多跨连续梁桥由于其跨数多、单联长度长,地震响应较一般连续梁桥明显,且其所需支座数量众多,选取抗震性能好且价格适中的橡胶支座是该桥型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以漳河特大桥第二联为工程背景,采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代替原设计的HDR系列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开展了桥梁非线性地震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墩高的变化会引起全桥刚度分布不均衡,造成地震惯性力在纵桥向分配不均,桥墩越矮所受地震惯性力越大;桥梁刚度对横桥向地震惯性力的分配影响不大;采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的长联多跨连续梁桥抗震性能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7.
结合一个工程实例,研究多联不规则减隔震桥梁的地震反应及结构易损部位,并针对其地震响应特点,提出几种调整过渡墩引桥部分铅芯橡胶支座参数的方案,以改善桥梁的抗震性能.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各方案的抗震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支座的屈前刚度和屈后刚度,或选择合适的屈服力,均可以有效改善过渡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8.
李程华  胡兵华 《江西科学》2008,26(1):133-139
从桥梁抗震概念设计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支座高度对连续梁桥纵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横向约束条件,来改善连续梁桥的横桥向抗震性能,这对于指导地震区连续梁桥的概念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不同的建模方式对不同的墩高、不同场地条件下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无论在何种场地条件、何种桥墩高度的桥梁,单梁模型在纵、横桥向地震响应的分析精度都较高,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梁格模型纵向地震响应分析误差在5%以内,横向地震响应分析误差在10%-20%。因此,对于横向由多片梁组成的T梁桥,单梁模型建模简单且精度较高,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00.
郭建强 《科技资讯》2008,(12):14-15
本文结合广州市东风路至先烈路立交桥加固工程,针对旧桥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梁体刚度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连续梁错位偏转的病害,介绍了采用顶升施工工艺使梁体回复原状,同时加固桥梁支承体系,加强梁体抗扭刚度的具体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