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超新星遗迹与分子云的物理作用,与当前超新星遗迹领域一些热门问题如热混合型X射线形态、高温气体的过电离现象、遗迹伽玛射线的强子辐射等等密切相关,特别是它已成为检视超新星遗迹加速宇宙线的上佳探针.这篇综述介绍了上述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最新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我们的有关工作,如遗迹与分子云作用判据的归纳、分子谱线观测分析、反弹激波机制的引入、对过电离现象的率先解释、强子伽玛射线辐射"逃逸质子的累积性扩散模型"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62.
1998年以前,人们认识的宇宙是一个单纯的膨胀着的宇宙,来自大爆炸的能量使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渐渐地远离我们。然而,科学家们在后来的研究中修改了人们对宇宙的这种看法,他们在观测遥远的超新星时发现,宇宙膨胀的方式很复杂,速度在逐渐地加快,星系似乎受到一股神秘力量的牵引而狂奔不止,那种力量延伸了时空,拉开了星系间的距离,人们称它为暗能量。它似乎就是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科学家认为,暗能量是使宇宙充满更多空间的力  相似文献   
63.
炫目超新星     
《大自然探索》2009,(11):11-11
或许你会问:这幅照片中的东西是什么呀?它就是超新星残余,代号“1E0102.2-7219”,是一颗爆发的恒星的残骸。这幅由美国宇航局新近发布的炫目图像,综合了该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拍摄结果。  相似文献   
64.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2,57(10):1217-1217

Trend

Recent advance in detona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65.
《科学24小时》2010,(4):52-52
这一束束的物质依然残留在可见的银河系恒星中。大约在7500年前,这颗恒星在一次超新星爆炸中留下了面纱星云,也称天鹅座项圈。在当时,这一片膨胀的云看起来比新月还要亮。所以,在可追溯的历史画卷中,人们整个星期都能在黄昏前看到它。  相似文献   
66.
r-过程即快中子俘获过程,发生r-过程的天体物理环境有多个,理论分析和观测事实表明,r-过程主要发生在Ⅱ型超新星爆发的天体物理环境,宇宙中大多数的r-过程元素产生于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67.
超新星遗迹是超新星爆发后的残留物,包含爆发喷射物以及周围与其相互作用的物质;绿色延展天体是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候选体.这两类天体都与大质量恒星的形成与死亡有密切关系.本文尝试探究超新星遗迹与绿色延展天体的相互关系,以期对超新星是否促进大质量恒星形成这一问题有进一步了解.本研究通过计算得到14组超新星遗迹和绿色延展天体的相对距离,发现最小的也在百秒差距量级.通过分析274个超新星遗迹与298个绿色延展天体的空间分布,发现相对于其他区域,超新星遗迹附近的绿色延展天体明显多一些,但可能是因为超新星遗迹附近分子云密度大造成.斯必泽红外空间望远镜的巡天范围在银纬b=±1°内,在此范围以外的超新星遗迹附近的绿色延展天体是使用美国宇航局广角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巡天数据搜寻的,找到了4个绿色延展天体.得到的初步结论是超新星遗迹并不能直接促使绿色延展天体形成,但它们之间或许有间接联系.  相似文献   
68.
本文考虑了各种过程对不透明度的贡献,并把不透明度写成参量形式,利用热力学定律和扩散方程得到了Ⅱ型超新星光极大后光变曲线解析解的普遍表达式。进而讨论了各种不透明度对超新星光变曲线的影响,采用我们的方法比较好地解释了超新星的一些观测特性,并拟合了两颗SNⅡ—L观测光变曲线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