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基于缩比模型的微波着陆系统飞行检验HIL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检验仿真对实际飞行检验意义重大.根据微波着陆系统的技术体制和导航原理,利用激光波束赋形容易实现的特点,使用可控的激光发射装置模拟微波着陆系统的角度制导天线的功能,辐射强方向性的具有特殊要求宽度和范围的激光扫描信号.应用电磁相似理论,根据某已完成MLS飞行检验的机场的环境建立缩比模型,利用激光在缩比模型下的传播模拟微波载波在机场场地环境下的辐射情况,建立机场微波着陆系统基于缩比模型的飞行检验半实物仿真系统.对该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激光波长、扫描速度等.系统采用MATLAB/RTW的快速原型化目标--xPC目标,进行机载接收信号处理的实时仿真.系统便于调试,仿真参数设置方便.  相似文献   
192.
飞行检验仿真对实际飞行检验意义重大。根据微波着陆系统的技术体制和导航原理,设计并建立了机场微波着陆系统基于缩比模型的激光模拟飞行检验半实物仿真系统。主要研究了微波着陆系统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环境模型的实现理论和技术,以及机场典型环境模型材料的制备技术。以某机场为原型,建立其模型试验系统,并给出了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波着陆系统模型试验系统可以模拟实际机场场地环境的对微波着陆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3.
温启祥作为导航技术专家,是中国无线电导航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开拓和发展了我国航空导航、航海导航、卫星导航与飞机着陆引导诸系统及其技术,为中国的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无线电导航科研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4.
管重俊 《科技资讯》2014,12(25):88-89
THALES 420设备是我国最近几年引进的第5代仪表着陆设备,该设备集成化程度高,结构设计新颖,通用性高,在使用稳定性方面有出色表现,但是国内诸多机场都出现了余隙信号在航向天线阵左右20度附近,因信号幅度超限,造成校飞限用等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5.
根据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中CCAR25.149条最小操纵速度的型号合格审定试飞要求,对民用运输类飞机在适航取证过程中需要通过试飞验证的三种最小操纵速度考察的飞行阶段、试飞限制条件及要求、试飞方法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最后结合分析结果给出试飞计划安排。可供民用运输类飞机最小操纵速度适航试飞参考。  相似文献   
196.
跑道容量是航空运输的瓶颈,尾流间隔、进近速度、公共进近航段、机型比率构成跑道容量的关键参数。考虑到实际管制程序实施的可行性,将飞机跑道脱离时间作为跑道着陆容量研究的关键参数。分别对飞机实际间隔和对跑道占用时间进行正态分布分析,根据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下,加上缓冲余度,对雷达管制下单跑道着陆容量模型进行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197.
为研究排气型气囊作用下多管火箭炮在不同工况下的着陆冲击性能,建立多管火箭炮着陆缓冲系统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软件计算了炮车系统在刚性地面条件、土壤地面条件、蜂窝铝辅助缓冲条件、后排气囊失效的恶劣工况下的着陆过程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地面条件对多管火箭炮着陆缓冲性能影响较小,车架、框架、定向管应力超过许用应力,应注意防护;在货台和车身之间设计蜂窝铝辅助缓冲装置能有效降低车架应力,实现对车架的保护;后排气囊失效情况下货台冲击过载从40g提高到80g,超出空投安全标准,安全隐患增加。该文研究结果对于多管火箭炮空投方案设计和试验验证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8.
针对深空探测精确着陆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天体三维模型的着陆器视觉导航方法.该方法以天体三维模型为数据基础,根据着陆器初始猜测状态在线生成导航地图,通过已知路标匹配确定着陆器相对着陆点位置姿态;借助三维模型提供的深度信息配准像素灰度,恢复序列图像帧间运动,给出两次已知路标匹配之间的局部运动轨迹,实现着陆下降过程着陆器状态的准确估计.在线生成参考地图与实际采集的天体图像在尺度、视角等方面比较接近,更易于导航路标的匹配,解决了下降过程尺度大范围变化使路标难以匹配的问题.引入像素深度信息辅助灰度配准,通过搜索图像间平移和旋转使图像中的全部特征灰度差异最小,采用了全局优化思想,因此可以克服特征匹配过程易陷入局部极小,出现误匹配的问题,具有更高的帧间运动估计精度和稳定性.数学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视觉导航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满足深空探测高精度着陆的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199.
针对小天体着陆着陆过程的视觉导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不规则曲线上的点-切线来估计着陆器位姿的算法.首先,通过构建不规则曲线描述符完成着陆图像中的不规则曲线匹配;其次,建立位姿与点-切线之间的约束关系;然后,通过曲线参数化的方法求解高阶方程组,并利用约束条件求得位姿参数唯一解及多条匹配曲线的最小二乘解;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噪声强度、正确匹配曲线个数对导航精度的影响,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