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85篇
教育与普及   18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23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通过对同心至固原段高速公路自重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方法,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根据施工的方法、试验数据、理论分析,提出了强夯法治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理论方法、施工方法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2.
根据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坡面不同植被配置对入渗、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较大;随着雨强的增大,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变小。不同雨强下,5种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基本上都在5min内达到稳渗。不同植被配置坡面流含沙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并且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坡面径流含沙量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大雨强下,累积产沙量曲线的斜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83.
为了给二灰黄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进行了二灰黄土三轴剪切和直接剪切试验,分析了二灰黄土的力学性能。通过三轴剪切试验测得不同围压下二灰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弹性模量和抗剪强度等力学指标;通过直接剪切试验测得不同含水质量分数、不同压实度下二灰黄土的凝聚力和内摩擦角。研究结果表明:二灰黄土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和峰值应变与围压基本上呈直线关系,其破坏过程可以用损伤的概念来解释;凝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压实度呈线性增长关系;凝聚力与含水质量分数呈非线性关系;内摩擦角与含水质量分数呈线性降低关系。  相似文献   
84.
李雯霞 《甘肃科技》2007,23(3):167-168
对兰州原状黄土、重塑黄土进行了室内三轴试验,运用损伤力学的观点引入了结构性损失系数mσ,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含水量对兰州黄土结构性的影响,得出兰州黄土的结构性损失系数mσ与影响土结构性的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为黄土的结构性研究及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5.
从工程应用出发,阐述了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机理以及强夯技术在处理黄土地基中的有效加固深度、夯击能等的确定,并对夯点的布置、夯击遍数和间歇时间和夯击加载机具的选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6.
黄土的震陷     
本文对原状黄土的震陷特性、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震陷判别标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估算震陷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7.
针对大厚度、高等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提出一种处理地基的方法,与刚性砼桩或柔性灰土挤密桩相比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8.
黄土地区小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坡面模拟降雨实验,分析了黄土地区坡面降雨径流产沙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坡面径流含沙量与坡面流量、前期土壤含水量、土壤干容重之间的定量关系。应用实测资料分析了黄土地区暴雨径流侵蚀产沙特点,建立了考虑流域前期土壤含水量和径流涨落段的含沙量与流量之间的水沙传递关系,建立了小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经用实测资料计算检验,此模型对小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过程及产沙总量的计算结果都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9.
已经发现的冰川沉积和黄土记录证明冷龙岭至少经历了3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中倒数第3次冰期与沉积黄土L4(或L5)的时期相当,其时冰川规模最大,随后各个冰期冰川规模逐渐小,即使在倒数第三次冰期,冰川末端也只在达冷龙陇南侧门源盆地的边缘,未能覆盖整个盆地形成冰盖。  相似文献   
90.
黄土震陷试验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兰州中川民用机场扩建工程场地黄土的震陷试验,研究探讨了该场地黄土的震陷特性,并对震陷进行了评价和分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