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3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1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34篇
教育与普及   2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322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PECVD方法, 以固定的甲烷硅烷气体流量比([CH4]/[SiH4] = 1.2)和不同的氢稀释比(RH = [H2]/[CH4+SiH4] = 12, 22, 33, 102和135)制备了一系列的氢化非晶硅碳合金(a-SiC:H)薄膜. 运用紫外-可见光透射谱(UV-VIS)、红外吸收谱(IR)、Raman谱以及光荧光发射谱(PL)测量研究了氢稀释和高温退火对薄膜生长和光学特性的影响. 实验发现氢稀释使薄膜光学带隙展宽(从1.92到2.15 eV). 高氢稀释条件下制备的薄膜经过1250℃退火后在室温下观察到可见光发光峰, 峰位位于2.1 eV. 结合Raman谱分析, 认为发光峰源于纳米硅的量子限制效应, 纳米硅被Si-C和Si-O限制.  相似文献   
102.
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研究利用餐饮业废油脂制造生物柴油的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增压柴油机燃烧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发动机,在油泵最大喷油量保持不变时,直接燃烧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动力性的影响小于2.5%;无论在全负荷还是部分负荷工况下,燃用餐饮废油均能大幅度降低柴油机的排气烟度、PT、CO和HC排放量,但是会引起NOx的排放量上升.  相似文献   
103.
燃气流量低频脉动下的火焰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可降低天然气高温燃烧过程中NOx生成量的脉动供燃料燃烧技术,研究了一个采用燃气流量脉动燃烧方式的射流扩散火焰。采用纹影和直接摄像手段观察了在燃气流量低频率(10Hz以下)脉动工况下的火焰特征及其变化,分析了火焰长度脉动特征和火焰内部结构的周期发展过程。研究发现:火焰内部结构的周期发展过程包括高速(波峰流量)燃气脉冲冲出、增长、燃气惯性冲出、回吸、低速(波谷流量)和高速燃气脉冲的分离、低速脉冲的增长等阶段。其中低速和高速燃气脉冲的分离是单火焰燃烧不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4.
在能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中,以系统科学的结构质变原理为理论依据,对车用清洁燃料的兼容性进行分析,提出运用等离子体物理技术改变燃料的物质形态,在燃料的储存和输送不变的前提下,改变能量的转换方式,提高现有燃料热效率和开发清洁燃料的新途径,用以打开一条永不枯竭能源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05.
有一种能源,它不但干净、安全、高效,而且还可以让人类几乎无限期地使用,从而彻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它就是核聚变能,也称为“人造太阳”。  相似文献   
106.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采用700℃、保温90 min的条件进行氢还原,研究稀土La不同含量对还原(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及高倍扫描电镜分别对还原后的复合粉末进行物相分析、晶粒尺寸测试和形貌观察,并对还原复合粉末的粒度、比表面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加稀土La时还原粉末由W和γ-(Ni,Fe)两相组成,添加一定量的稀土La后还原粉末由W,γ-(Ni,Fe)和La(Nio75W0.25)O3三相组成;当La含量在0~0.8%范围内,随着La含量的增加,还原粉末粒度由96.6 nm降到60 nm,粉末Fsss粒度由0.64 μm降到0.36μm,粉末晶粒尺寸由26.1 nm降到22 rm未添加稀土La时还原粉末颗粒呈球形,添加一定量的稀土La,粉末颗粒呈球形或近球形;添加一定量的稀土La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晶粒的长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粉末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07.
基于Matlab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大威  金振华  卢青春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8):1899-1901,1908
在给出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基于Matlab软件环境,建立了前向式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模型,模型结构和实际的动力系统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各部分模型采用物理分析与数据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按照一定的控制策略和部件物理参数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燃料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动力学建模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对影响燃料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将燃料量作为复合自变量进行燃料系统建模的必要性,确立以燃料指令、分配系数、机组负荷、转速和燃料低位发热量作为其简单自变量,采用模块化的灰箱建模法建立燃料系统动态模型.对仿真与实际机组的燃料指令和流量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以燃料设计热耗量为枢纽的仿真系统燃料流量修正方法,建立了更加精确的稳态模型,提高了联合循环动力学模型对于燃料种类变化的适应能力.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气、液燃料的切换、混烧过程及机组起动过程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研究了其动态特性,表明该模型的精度和适应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磁性催化剂铁酸铋(BiFeO_3).在小型的鼓泡反应器上,利用BiFeO_3催化活化过一硫酸氢钾(PMS),开展烟气中单质汞脱除实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PMS浓度、初始溶液pH、反应温度,烟气组分对汞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优的实验条件.当BiFeO_3用量为0.5g/L,PMS浓度为5.2 mmol/L,溶液初始pH为8,反应温度为70℃时,反应周期100min内Hg~0的平均脱除效率可稳定达到80%.为推测反应机理,以甲醇和叔丁醇为淬灭剂,间接地证明了催化氧化脱汞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物种为·SO_4~-和·OH,且·SO_4~-处于主导地位.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磁滞回线(VSM)测试分析了催化剂的特性,利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脱汞产物,由此推测了脱汞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0.
在氧化亚铜(Cu_2O)和二氧化钛(TiO_2)的复合材料中,引入石墨烯(rGO),制备出新型的Cu_2O/(rGO-TiO_2)光催化薄膜. 首先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铜片上制备Cu_2O;然后通过水热法在TiO_2悬浊液中,将氧化石墨烯(GO)还原为rGO,并制备出rGO-TiO_2复合光催化颗粒;最后将rGO-TiO_2涂覆在Cu_2O表面制备出Cu_2O/(rGO-TiO_2)光催化剂. 催化剂的形貌和表面特征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进行表征,材料晶体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分析,其光学特性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分光光度计(UV-Vis DRS)、荧光分光光度计(PL)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与Cu_2O-TiO_2比较,Cu_2O/(rGO-TiO_2)薄膜表现出很强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其中负载rGO质量分数为1.0%的样品Cu_2O/(1.0% rGO-TiO_2)薄膜在300 W氙灯的照射下,对体积分数为20%的甲醇溶液进行光催化反应,其产氢速率(326 mmolh-1m-2)是Cu_2O-TiO_2薄膜产氢速率的3.5倍. 此外,分别探讨牺牲剂类型和pH对Cu_2O/(rGO-TiO_2)光催化薄膜的光催化产氢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为20%的甲醇水溶液(中性)中,该催化剂的产氢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